定义
猪支原体性肺炎,又称猪地方流行性肺炎,是影响养猪业的传染病之一,俗称猪气喘病,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猪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猪支原体肺炎的危害
1、呼吸道综合征的门户病:
通过对呼吸道气管、支气管纤毛以及呼吸道表层柱状粘膜上皮细胞的不可逆损害,使呼吸道失去对气体的净化功能,使各种病原菌直达肺部,让肺脏成为病毒、细菌库。
2、严重的免疫抑制病:
抑制淋巴系统的免疫应答反应,抑制巨噬细胞的生成,造成严重的免疫抑制。
3、严重的消耗性疾病:
不影响食欲但是严重影响饲料转化率,造成猪生长缓慢,出栏延迟。
猪支原体肺炎
1发病特点
①发生在气温较高的季度,病程长,一般在5~20天左右,病死率高。
②猪场对防疫工作不重视、技术人员保健观念差,没有严格封闭猪场、没有对猪群进行系统保健的猪场发病严重。
③发病猪的体重一般在20~80kg,也有断奶后的仔猪发病。
④药物治疗效果不太理想,乱用药的猪场患猪死亡率更高。
2临床症状
发病猪体温升高至40~42.5℃,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或食欲废绝;患猪皮肤发红,耳后耳缘发绀,腹下和四肢末梢等身体多处皮肤有斑块状,呈紫红色,部分患猪背部皮肤毛孔有铁锈色出血点;呼吸困难,喜伏卧,部分猪出现严重的腹式呼吸,气喘急促,有的表现喘气或呈不规则呼吸;部分患猪流清鼻涕、少数流浓鼻涕,打喷嚏、咳嗽、眼分泌物增多,大部分猪有泪斑,出现结膜炎症状;部分猪群便秘,粪便秘结,呈球状,部分患猪下痢,尿黄而少、混浊,颜色加深,病猪死亡过程快,死亡后多呈败血症变化。
病程稍长的病猪全身苍白,出现贫血现象,被毛粗乱,部分病猪后肢无力,个别病猪濒死前不能站立,最后全身抽搐而死。发病猪群死亡率很高,有的猪场甚至高达50~90%。部分母猪在怀孕后期(~天)出现流产,产死胎,弱仔和木乃伊胎。
3病理变化
所有病死猪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肺炎,剖检可见以下症状:
①肺肿胀、变硬;呈不能萎缩的橡皮状肺,弥漫性间质性肺炎症状明显,肺部呈现斑驳状褐色病变(大理石样);大多数都是混合感染肺变,有化脓灶,部分猪肺小点出血,大叶性或出血性肺炎,间质明显增宽。
②淋巴结广泛肿大,特别是腹股沟淋巴结和肺门淋巴结。
③有的病死猪肝脏肿胀,颜色变淡,有的肝则呈黄土色,质脆,个别猪肾、膀胱、喉头、心冠状沟脂肪及心内外膜有出血点;部分病死猪肾肿大,颜色变深,呈褐色或土黄色,质地较脆,有瘀血现象;部分病猪脾脏肿大,质脆。
④多发性浆液纤维素性胸膜炎和腹膜炎,胸腔及腹腔有纤维蛋白的渗出。个别猪肺浆膜与胸膜或心包纤维素性粘连。
4病因分析
①“猪无名高热”的病原主要为多种病毒和细菌、支原体、寄生虫的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
②猪群免疫和保健工作不够健全。由于猪价低,许多猪场为了节约成本,减少了猪群药物保健、驱虫和疫苗接种的内容,并使用质量较差的原料,猪群对疾病的抵抗力明显下降。
③气温持续较高,许多猪场猪舍饲养密度过高、通风能力低,隔热条件差,造成猪容易发生热应激,使猪群抵抗力下降。
④夏季高温和潮湿环境中饲料较容易发生霉变而产生霉菌毒素,霉菌毒素能导致畜禽产生免疫抑制,引起猪群免疫失败,猪只摄入霉菌毒素后,机体的免疫功能和抵抗力降低,使猪只注射疫苗后抗体水平仍然较低,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5诊断
猪瘟、猪流感采用ELISA方法检测,饲料霉菌毒素用ELISA方法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伪狂犬病毒(PRV)、猪圆环病毒(PCV-Ⅱ)用RT-PCR方法检测,分离到的细菌用生化试验鉴定,弓形体、附红小体的检测分别用脾触片和血涂片进行检查。
6预防与治疗
①加强饲养管理
尽可能自繁自养,自育及全进全出;
保持舍内空气新鲜,加强通风减少尘埃,人工清除干粪降低舍内氨气浓度;
断奶后10~15天内仔猪环境温度应为28~30℃,保育阶段温度应在20℃以上,最少不低于16℃;
保育、产房还要注意减少温差,同时注意防止猪群过度拥挤,使用良好的地板隔离,对猪群进行定期驱虫;
尽量减少迁移,降低混群应激;避免饲料突然更换,定期消毒,彻底消毒空舍等。
②使用药物和疫苗培育健康群
怀孕母猪分娩前14~20天以支原净、利高霉素或林可霉素、克林霉素、氟甲砜霉素等投药7天。
仔猪1日龄口服0.5ml庆大霉素,5~7日龄、21日龄2次免疫喘气病灭活苗。
仔猪15日龄、25日龄注射恩诺沙星一次,有腹泻或PRDC严重的猪场断奶前后定期用药,可选用支原净、利高霉素、泰乐菌素、土霉素、氟甲砜霉复方。
保育猪、育肥猪、怀孕母猪脉冲用药,可选用0kg/kg土霉素,mg/kg克林霉素。
另外根据猪群背景要求加强对HC、AR、PR、链球菌、弓形体的免疫与控制。
兽医全在线交流群
欢迎各位同胞加入兽医全在线-武当派(兽医江湖,欢迎各位加入)
长按图片识别图中白殿疯怎么治疗北京中科皮肤病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ihongh.com/zlys/1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