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知名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s://m.39.net/pf/a_5941786.html导读
发热,也称为发烧,是指人体体温超出正常范围的高限。正常情况下,人体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产热增加或散热减少,则会出现发热。
临床上,发热按体温高低分为低热(7.℃~8℃)、中等度热(8.1℃~9℃)、高热(9.1℃~41℃)、超高热(41℃以上)。发热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可见于多种疾病,部分情况下可有生理性体温升高。
导致发热的原因
1、生理性发热
女性在月经周期内,由于体内激素的变化,可能会引起一些生理性的发热。
2、感染性发热
细菌感染:当细菌进入体内后,会繁殖并对中枢功能造成影响,导致功能出现紊乱,使人体产热速度大于散热速度,从而导致机体发热。常见的细菌感染包括支气管炎、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
病毒感染:当机体受到病毒感染时,如果病毒量小,可能病情比较轻,但是如果长期没有控制好,就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而出现发热的现象。例如,流感病毒、新冠病毒等都可能引起发热。
其他病原体感染:除了细菌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寄生虫等也可以引起发热。
、非感染性发热
肿瘤性发热:一些恶性肿瘤,如淋巴瘤、实体瘤等,可能以发热为临床表现。
结缔组织病:如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体内发生炎症反应,进而引发发热。
药物热:在应用某些药物后,可能会出现发热反应,这通常与药物过敏有关。
无菌性组织坏死:物理、化学因素或机械性损伤(如骨折、大面积烧伤等)导致的组织坏死,也可能引起发热。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中暑、安眠药中毒、脑出血等情况可能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受损,引起中枢性发热。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遗传、免疫异常等因素有关,会导致体内发生炎症反应,进而诱发发热。
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过敏性的湿疹、皮炎等,也可能引起发热。
4、环境因素
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导致身体出现发热的情况。
5、免疫力低下
身体的免疫力出现低下的情况,可能会增加感染的风险,进而引起发热。
6、其他
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内分泌疾病,也可能导致长期午后发热。
哪种情况的发热需要用消炎药?哪些情况不建议用消炎药?
一、这几种情况医生会使用消炎药
1、细菌感染:当发热是由细菌引起时,如肺炎、喉炎、扁桃体炎、尿路感染等,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抗生素来对抗感染。使用抗生素前,通常需要通过血液检查、尿检、痰培养等方法来确定感染的细菌种类,以便选择适当的抗生素。
2、支原体或衣原体感染:对于支原体或衣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如支原体肺炎),医生可能会推荐使用特定的抗生素,如阿奇霉素。
剩余62%未读最低0.65元/天订阅作者,解锁全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aoluganrana.com/zlys/10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