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笔记5(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和抗真菌药)
1、氨基糖苷类按来源分类:链霉菌属(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小单胞菌属(庆大霉素),半合成(阿米卡星、奈替米星)。
2、氨基糖苷类作用机制:与细菌30s核糖体亚单位的16S核糖体RNA(rRNA)的氨酰基位置结合,直接干扰细菌蛋白合成,破坏细菌细胞膜的完整性。需氧耗能,可被镁离子、钙离子等二价阳离子、酸性环境的因素所阻断。
3、氨基糖苷类抗菌谱:抗菌谱广,主要作用于需氧革兰阴性杆菌,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对需氧革兰阳性球菌有一定作用,对葡萄球菌具抗菌活性,对肺炎链球菌,A组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抗菌作用均差。庆大霉素与青霉素或氨苄西林联合对肠球菌属可获协同作用,对某些品种结核杆菌具良好抗菌活性,对厌氧菌无效。
4、氨基糖苷类抗菌谱:庆大霉素:对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有较好抗菌活性,革兰阴性菌对其耐药性较高;妥布霉素:抗菌作用与庆大霉素相仿,基本呈交叉耐药,对铜绿假单胞菌作用较庆大霉素强;奈替米星:对GNB作用,包括铜绿假单胞较庆大、阿米卡星为差,对葡萄球菌作用优于其他AGs,包括部分MRSA有效,动物实验中耳肾毒性较低;啊米卡星:抗菌活性高,宜作二线药;异帕米星:抗菌活性高,对肠杆菌科细菌优于阿米卡星,对MSSA和MRSA均有作用,动物实验耳毒性较低。
5、氨基糖苷类临床应用(局部给药):眼局部滴注、外耳道滴注;口服胃肠道吸收差,肝性脑病、肠道手术术前准备(新霉素)、原虫(巴龙霉素)、鞘内注射脑脊液浓度低小于血浓度1%,故可合并鞘内注射;吸入,痰液、支气管分泌物浓度低等于血浓度20%到40%,VAPMDRGNB对静脉抗感染治疗无效,可联合使用AGs吸入;囊性纤维化,肺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6、氨基糖苷类临床应用(系统性给药: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常需联合,不易作为门急诊一线用药;单药:泌尿道感染(肾脏原型排出尿药,浓度极高),有一定肾毒性,不作为首选,除非对其他毒性较低的抗菌药菌耐药。联合:中重度MDRGBN感染: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HAP和VAP、脑膜炎;中、重度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草绿色链球菌、肠球菌MSSA:庆大霉素分别联合青霉素、氨苄西、其他β内酰胺类。
7、氨基糖苷类临床应用(特殊病原体):大观霉素:无并发症的淋病(青霉素耐药或青霉素过敏,2g单剂肌注);链霉素庆大霉素:土拉菌病、鼠疫及布鲁菌病(后者的治疗需与其他抗菌药物联合应用);链霉素、阿米卡星和卡那霉素:结核病联合疗法;巴龙霉素:原虫。
8、氨基糖苷类给药方案:一日一次,浓度依赖,降低肾毒性(多次给药后药物在肾脏皮质蓄积),抗生素后效应(当药物与细菌停止接触的一段时间内,细菌仍处于抑制状态停止生长),除感染性心内膜炎外。
9、氨基糖苷类剂量:普遍偏小,庆大霉素5.1mg/kg,阿米卡星15mg/kg,肥胖患者:标准体重+40%*超重部分。
10、氨基糖苷类不良反应:肾毒性、耳毒性、神经肌肉接头阻滞、其他。
11、氨基糖苷类注意事项:监测耳、肾毒性,亚临床型耳聋(10-20%),肾功能减退者谨慎使用,有指针应用时减量用药,有条件者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新生儿、婴儿、老年人尽量避免应用,必须使用者需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期间应停止哺乳。
12、四环素品种:天然: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半合成: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甘氨酰类:替加环素。作用机制与核糖体30S亚基结合,抑制蛋白质合成,与线粒体70S亚基结合,抑制线粒体蛋白质的合成。
13、四环素药动学:生物利用度:四环素30%-40%多,西环素93%,米诺环素95%,进食使四环素血药峰浓度下降50%,多西环素下降20%,米诺环素无影响;组织浓度高(肺、胆汁、前列腺等),不透过血脑屏障;排泄:主要经肾脏,肾功能损害时,四环素可在体内蓄积,对多西环素及米诺环素的排出无影响。
14、四环素抗菌谱:对革兰阳性抗菌活性优于革兰阴性细菌: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炭疽芽孢杆菌、破伤风杆菌、肠杆菌科(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不动杆菌属、嗜窄麦芽窄食单胞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布鲁菌、梅毒螺旋体、弓形虫、溶组织阿米巴、某些非结核分枝杆菌、部分厌氧菌。
15、四环素类临床应用:立克次体病: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洛矶山热、羌虫病、柯氏立克次体肺炎和Q热;支原体感染:支原体肺炎、解脲脲原体所致的尿道炎等;衣原体属感染:肺炎衣原体肺炎、鹦鹉热、性病淋巴肉芽肿、宫颈炎及沙原衣原体感染等;回归热螺旋体所致的回归热、布鲁菌病(需与氨基糖苷类联合应用)、霍乱、土拉弗朗西斯杆菌所致的兔热病、鼠疫耶尔森菌所致的鼠疫。对青霉素类抗菌药物过敏患者的破伤风、气性坏疽、雅司、梅毒淋病和钩端螺旋体病、炎症反应显著的痤疮,对常见病原菌耐药现象严重,仅在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敏感时才有指征应用;MDR包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联合用药之一。
16、四环素类不良反应:牙齿发育期患者(胚胎期至8岁)使用四环素类,可产生牙齿着色及牙釉质发育不良,故妊娠期和八岁以下患者不可使用该类药物;哺乳期患者应避免应用或用药期间暂停哺乳;四环素类可加重氮质血症,已有肾功能损害者应避免应用四环素,但多西环素及米诺环素仍可谨慎应用;四环素类可致肝损害,肝病患者不宜应用,确有指针使用者减少剂量。
17、抗真菌药分类:两性霉素B及其含脂制剂:两性霉素B脂质复合体(ABLC),两性霉素B胆固醇复合体(ABCD),两性霉素B脂质体(L-AmB);氟胞嘧啶;吡咯类:,咪唑类:酮康唑、咪康唑、克霉唑;三唑类: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泊沙康唑;棘白菌素类:卡泊芬净、米卡芬净、阿尼芬净;其他:特比萘芬、灰黄霉素、制霉菌素。
18、深部真菌感染的病原:念珠菌属、曲霉属、隐球菌属(大于70%-80%)、镰孢菌属、赛多孢菌、接合菌(毛霉、根霉、根毛霉)
19、
20、常见念珠菌: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
21、脑脊液穿透率较好的是氟康唑、氟胞嘧啶、伏立康唑,尿液穿透率比较好的是氟康唑、氟胞嘧啶。
22、中枢感染主要推荐氟康唑、氟立康唑和其它三唑类药物;两性霉素及脂质体(包括鞘注);氟胞嘧啶;不推荐棘白菌素。尿路感染主要推荐氟康唑、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不推荐伏立康唑、伊曲康唑和棘白菌素。
23、两性霉素B不良反应:输注相关不良反应、肾功能损害、低钾血症、血液系统毒性反应、消化系统反应、心血管系统反应、局部反应、骨骼肌肉系统、神经肌肉系统反应、变态反应。
24、两性霉素B给药方法:静脉滴注首次1-5mg,根据耐受情况逐渐加量;缓慢,大于六小时,避光静滴,稀释用葡萄糖注射液,PH值应在4.2以上(先以注射用水稀释,不可用生理盐水)使用前应用退热药、抗组胺药或小剂量激素。疗程中每周随访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鞘内给药:首次0.05-0.1mg,根据耐受情况逐渐加量;与小剂量激素同用,脑脊液反复稀释,边稀释边缓慢注入;膀胱灌注:5mg加入毫升灭菌注射用水,按40ml/h速度进行冲洗。
25、氟胞嘧啶不良反应:造血系统(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
26、伊曲康唑不良反应:不易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可减弱心肌收缩力)。
27、伏立康唑不良反应:视力障碍,大约30%的用药者曾出现视觉改变或增强、视力模糊、视觉改变或畏光;视觉障碍通常为轻度,罕有导致停药者;视觉障碍可能与较高浓度的血药浓度和/或剂量有关;这种改变在疗程超过29天后不再进展,并且停药后可以完全恢复。心血管系统:心动过速、高血压、低血压、血管扩张;少见心律失常、房室阻滞、QT间期延长等。
28、特殊人群抗真菌药物选择:肾功能不全,两性霉素B肾功能损害常见,避免联合应用其他肾毒性药物;肾功能减退,根据肾功能减量停药或者更换两性霉素B含脂制剂。氟胞嘧啶严重肾功能不全禁用,肾功能减退根据肾功能减量,尽可能血药浓度监测;伊曲康唑和氟立康唑注射剂(赋形剂主要经肾排泄)肌酐清除率小于30ml/min(伊曲康唑)和50ml/min(伏立康唑)者不易使用。妊娠:两性霉素B(B级);氟胞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棘白菌素(C级);伏立康唑(D级);儿童:氟胞嘧啶、伊曲康唑、卡泊芬净不推荐;氟康唑不推荐用于6个月以下婴儿;伏立康唑不推荐用于12岁以下儿童;两性霉素B缺乏对照研究。
29、念珠菌:条件致病菌及致于人的皮肤,口腔,阴道和肠粘膜等处,酵母像:卵圆形,与机体共生,不引起疾病;菌丝相:当某些因素破坏这种平衡状态,由酵母相转为菌丝相,在局部大量生长繁殖,引起皮肤粘膜甚至全身性的念珠菌病;在细胞涂片或组织切片中发现假菌丝是念珠菌感染的重要证据。
30、注意念珠菌没有肠道感染这个概念,避免药物滥用。
cissylee
赞赏
长按北京中科中医院好不好长沙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aoluganrana.com/zlgr/2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