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学术简介:
杨新伟,北医院检验科,检验师,参与发表多篇科普文章。
感染性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由于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因此临床上除了依靠血常规、影像学检查或者微生物学检查来反映感染的真实情况,还需借助于一些特殊的血清学检测指标来辅助进行早期诊断,鉴别病原体类型,评估感染并有效指导抗感染药物的使用。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是目前临床上判断感染性疾病的常用检验指标,这三项指标在感染发生时可以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
一
一、白细胞(whitebloodcell,WBC)
细菌感染时WBC和中性粒细胞升高是临床医生初步判断是否为细菌感染的依据,WBC正常或偏低多为病毒或支原体感染,也可见于伤寒、副伤寒以及(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但有些时候存在感染时WBC总数变化不明显,特别是极重度细菌感染所致的WBC退行性减低。实际检验工作中发现,WBC受多种非感染性因素影响如个体差异、药物、运动、外伤以及精神因素等,因此单纯的白细胞计数并不能单独作为诊断及鉴别临床感染类型的依据。
二
二、C-反应蛋白(C-reactionprotein,CRP)
CRP是肝脏产生的一种非特异性急性时相蛋白,当细菌性感染发生后6-12h开始升高,24-48h达到高峰。持续的时间与病程相仿,一旦疾病恢复,CRP含量明显下降,对临床有一个先驱预报作用。若CRP持续升高或再度回升提示病情加重或反复,必须予以重视。因此,在病程中CRP的持续监测对观察是否病情加重、出现并发症和治疗监控等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支原体感染时,CRP水平增高,但增高幅度小于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时,CRP一般不增高(除了一些严重侵袭导致组织损伤的病毒如腺病毒、疱疹病毒等)。CRP的升高是非特异性的,不应当脱离临床解释试验结果。
三
三、降钙素原(Proealeitonin,PCT)
降钙素原(PCT)是血清降钙素(CT)的前肽物质,在正常生理情况下,由甲状腺C细胞分泌产生。健康人血液中的PCT浓度非常低,小于0.05ng/ml。在炎症刺激特别是细菌感染或脓毒症状态下,机体各个组织、多种细胞类型均可产生PCT并释放进入血液循环。
PCT在脓毒症早期诊断、治疗监测及预后评估方面的临床应用
(1)早期诊断:PCT在感染后3-4小时即可升高,6-12小时达峰值,PCT诊断脓毒症的界值为0.5ng/ml,是脓毒症早期诊断的特异性指标。
(2)治疗监测:作为抗生素疗效判断的标准,如果PCT在治疗开始的72小时内每天较前一天下降30%以上认为治疗有效,可继续使用原抗生素治疗方案。对某些疾病(如肺炎、尿路感染)或成功去除感染灶后(感染导管拔除)的患者经3-5天的抗生素治疗后应监测PCT进行评估,如果PCT水平较初值下降90%以上建议停止抗生素治疗。
(3)预后评估:监测PCT的变化趋势可以作为抗生素治疗效果的评估手段。脓毒症治疗后PCT水平迅速下降通常提示预后良好,而PCT维持原水平或持续升高则提示预后不良。
PCT水平监测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临床建议
(1)呼吸系统感染:PCT水平与肺炎的严重程度相关,低水平PCT(<0.1ng/ml)提示可能是肺炎较轻、预后较好,或是病毒性肺炎、非典型病原体导致的肺炎,是不适用或停用抗生素的参考指标。
(2)细菌性心内膜炎:PCT诊断心内膜炎的最适界值为2-3ng/ml,而排除界值为0.1-0.25ng/ml。
(3)急性细菌性脑膜炎:细菌性脑膜炎的PCT通常高于0.5ng/ml。病毒性脑膜炎和局灶性感染PCT一般不升高。如果临床可疑脑膜炎并且PCT水平增高,建议开始使用抗生素治疗。如果PCT阴性,而其他的证据支持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断,也应开始抗生素治疗。若连续监测PCT持续阴性,且其他支持细菌性脑膜炎的证据不足可考虑停用抗生素。
(4)细菌性腹膜炎:研究发现细菌性腹膜炎PCT水平显著增高,局限性腹膜炎(阑尾炎、胆囊炎等)PCT水平中度增高或不增高。
(5)病毒感染:病毒性疾病时PCT不增高或仅轻度增高,一般不会超过1-2ng/ml。
那么降钙素原(PCT)的增高是否一定意味着细菌感染呢?
答案是否定的,除了细菌感染可致PCT增高外,还有很多影响PCT水平的非感染性疾病。如创伤、手术后或者一些免疫性疾病患者外周血中PCT也可升高。
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均可导致PCT增高,那么我们又如何进行鉴别呢?
通常情况下需要动态观察PCT值,因为非感染因素如创伤因素一般情况是一次性的、静止的,但感染因素则可能出现PCT反复变化或动态上升。所以,临床上遇见有创伤、或手术因素的患者需要判断是否合并感染,可以动态检测PCT。通常情况下PCT动态增高就表明合并有细菌感染,若没有动态升高的则考虑非感染因素。因此PCT水平必须结合临床情况进行判读,避免脱离患者具体病情而进行判读。
四
四、WBC、CRP与PCT联合检测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WBC、CRP、PCT三项指标各有优势。
1.WBC检测较为普遍,且报告速度快、简便易行,是临床初步鉴别感染与否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指标,但该指标受多种非感染性因素影响,需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实验室指标综合判断。
2.CRP是一个敏感的炎症指标,临床多用于细菌性感染疾病的鉴别与诊断,但多种因素均可引起CRP升高,所以临床单凭CRP一项标志物,大大限制了其辅助诊断的作用。需要更敏感、更特异的标志物来提高对重症感染和脓毒症的诊断特异性。
3.PCT在感染早期升高更快,对细菌感染的诊断特异性更高,可以辅助临床诊断重症感染和脓毒症。对抗生素的使用和疗效监测上更具有指导性,可避免抗生素滥用。
综上所述WBC、CRP与PCT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感染性疾病诊断的特异性和灵敏性,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指导抗生素的应用,防止二重感染的发生,避免过度治疗,减少病人负担,避免医患纠纷。
部分参考文献:1.降钙素原(PCT)急诊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1(9);2.血清降钙素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早期诊断价值.中国现代医生.,54(11);3.正确认识炎症指标“降钙素原”,.09.20检验医学网。
杨新伟
感谢各位的白癜风药白癜风专业医院资讯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aoluganrana.com/zlgr/2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