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特殊的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患者,反复出现迁延的泌尿生殖道炎症,而且急性发病期泌尿生殖道与肺部感染共存,到底是怎么回事?请看下面这个由全国男科主委、医院男科主任邓春华教授与医院通过e生通远程会诊平台对接会诊的一个案例——
该患者51岁,几年来,患者多次复发急性泌尿生殖感染(急性前列腺炎),每次发作都疼痛伴有高热,同时有又合并支原体肺炎(无呼吸道症状),距离上次发病一个月后,现今再次出现迁延的泌尿生殖道炎症症状。查尿常规,红细胞、白细胞都偏高。
邓春华教授通过远程会诊平台,听了主诊医生的详细病历介绍,并且与患者面对面的视频交流后发现,该患者发病有以下两个特点:
1、病情比较特殊,急性发病期泌尿生殖道与肺部感染共存
2、病原体比较特殊(肺部感染是肺炎支原体,泌尿生殖道病原体还有待查明)
因此,邓春华教授考虑支原体感染机会比较大,建议使用针对性的抗菌药4-6周,定期监测病情(包括不同检查方法的病原体检测)。
此外,通过主诊医师的病史介绍,邓教授了解到该患者5年前患有焦虑症,当时患者自述尿道撕裂样疼痛,当时主诊医师度冷丁都用了,也不管用。之后患者在外院用了3天抗焦虑药物,症状消失。
因此,现在考虑患者除了有前列腺炎和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可能外,患者尿频,下腹不适等症状可能还有精神因素所致。因此建议在使用抗菌药物的基础上,可尝试加用抗焦虑药物治疗。
前列腺炎(prostatitis)是指由多种复杂原因引起的,以尿道刺激症状和慢性盆腔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前列腺疾病。前列腺炎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在泌尿外科50岁以下男性患者中占首位。尽管前列腺炎的发病率很高,但其病因仍不是很清楚,尤其是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因此其治疗以改善症状为主。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制定了一种新的前列腺炎分类方法,I型:相当于传统分类方法中的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Ⅱ型:相当于传统分类方法中的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Ⅲ型: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Ⅳ型:无症状性前列腺炎。其中非细菌性前列腺炎远较细菌性前列腺炎多见。
I型及Ⅱ型前列腺炎主要致病因素为病原体感染,致病菌以大肠埃希菌、克雷白杆菌、变形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为主,病原体随尿液侵入前列腺,导致感染。
Ⅲ型前列腺炎发病机制未明,病因学十分复杂,存在广泛争议。多数学者认为其主要病因可能是病原体感染,排尿功能障碍,精神心理因素,神经内分泌因素,免疫反应异常,氧化应激学说,下尿路上皮功能障碍等。IV型前列腺炎缺少相关发病机制的研究,可能与Ⅲ型的部分病因与发病机制相同。
前列腺内尿液反流可能对各类前列腺炎的发生均具有重要意义。最近研究发现尿液的尿酸盐不仅对前列腺有刺激作用,还可沉淀成结石,堵塞腺管,作为细菌的庇护场所。这些发现可以阐明前列腺炎综合征其实是多种疾病的共同表现,而且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可产生各种并发症,也可自行缓解。
通过这个会诊案例,希望让大家得到诊疗启示:首先要进行临床评估,确定疾病类型,针对病因选择治疗方法。对疾病的错误理解、不必要的焦虑以及过度节欲会使症状加重,因此应解除患者思想顾虑。前列腺炎可能是一种症状轻微或全无症状的疾病,也可能是一种可自行缓解的自限性疾病,也可能是一种症状复杂,导致尿路感染、性功能障碍、不育等的疾病,对患者的治疗既要避免向患者过分渲染本病的危害性,也要避免对本病治疗采取简单、消极、盲目偏重抗生素治疗的态度,应采用个体化的综合治疗。
喜讯: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医院男科主任、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邓春华已正式签约入驻e生通远程会诊平台!欢迎各位医生同行在e生通平台上向春华教授发起各种病例讨论、病例会诊!
e生通远程会诊共享平台大力推进国家分级诊疗制度落地,通过远程会诊、远程培训,让优质的医疗资源下沉基层,扩大基层医疗市场,医院看病难的压力,帮助中国医疗健康领域应对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个多月时间,我们远程会诊已经安装数百家,什么是好产品?什么是好模式?请了解e生通!
e生通远程会诊共享医院信息系统,均能实现获取病人病历信息,三镜头实时传输清晰画面,实现移动跨学科会诊。并且为了方便广大医生接入使用该系统,科室、医生个人均可免费申请使用,医院医生可以像聊白癜风诚信企业中科白癜风抗复发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aoluganrana.com/zlyy/2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