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急性胆囊炎分为结石胆囊炎和非结石性胆囊炎。胆囊炎有些以发热为主,有些易腹痛为主,大部分表现为腹痛和发热,并有胆源性消化不良。严重的胆囊炎引起穿孔,会有生命危险。
胆石症示意图
一
急性胆囊炎的规范治疗
三大治疗方法,罗列如下:
▌(一)抗感染等药物治疗:保守治疗
〈〉禁饮食,必要时胃肠减压。
〈2〉头孢曲松等抗感染药物治疗。
〈3〉活血化瘀辅助抗感染。
〈4〉免疫增强。
〈5〉营养支持。
〈6〉纠正酸碱电解质紊乱。
▌(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救急治疗
适于发病超过48-72小时、手术风险较大、不能耐受手术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感染控制后行胆囊切除术。
穿刺置管引流示意图
▌(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或开腹手术:除根治疗
适于发病48-72小时内,一般情况好,能耐受手术患者。
〈〉开腹胆囊切除术
择期手术方式,开腹手术损伤大,已少用,与腹腔镜比较如下。
〈2〉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困难中转开腹)
〈3〉胆囊部分切除术
适于一般情况差、病情重、粘连易出血不能行胆囊切除的患者。
〈4〉胆囊造口术
适于一般情况差、病情重、粘连易出血不能行胆囊切除的患者。
▌急性胆囊炎治疗的转归
二
胆囊结石的规范治疗
无症状的胆囊结石一般不需预防性手术,可观察和随诊。
▌非手术疗法(早已不提倡)
〈〉体外震波碎石由于并发症发生率高,加以效果差,现已基本废弃不用。〈2〉溶石疗法。鹅脱氧胆酸和熊脱氧胆酸对胆固醇结石有一定效果。
▌手术适应症
约30%以上有症状和合并症,有下列情况时,考虑手术治疗。〈〉结石数量多和直径≥2-3cm。〈2〉胆囊壁钙化或瓷性胆囊。〈3〉伴胆囊息肉,直径>cm。〈4〉胆囊壁增厚(>0.3cm)即伴慢性胆囊炎。〈5〉儿童胆囊结石:无症状原则不手术。
▌手术方式
〈〉微创保胆取石术
〈2〉胆囊切除术
三
慢性胆囊炎的规范治疗
(一)无症状的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治疗
.饮食调整:胆囊结石及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发病和饮食及肥胖有关。应建议规律、低脂、低热量膳食,并提倡定量定时的规律饮食方式。
2.利胆治疗:
①熊去氧胆酸
②阿嗪米特可促进胆汁合成和分泌,同时提高胰酶的活性,促进吸收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
③茴三硫具有促胆汁分泌和轻度的促胆道动力作用。
3.预防性胆囊切除:
①易患胆囊癌的高危人群;
②器官移植后免疫抑制的患者;
③体质量迅速下降的患者;
④“瓷化”胆囊导致胆囊癌风险增加者。
(二)有症状的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治疗
治疗以控制症状、消除炎性反应为主。
.解痉止痛:硝酸甘油酯0.6mg舌下含服,每3~4h次,或阿托品0.5mg肌内注射,每4h次,可同时用异丙嗪25mg肌内注射;镇痛剂哌替啶50~00mg肌内注射,一般禁用吗啡。
2.缓解胆源性消化不良症状:对于有明确胆囊结石的消化不良患者,0%~33%的症状可在胆囊切除术后得到缓解。
3.但由于胆源性消化不良还具有胆囊外消化系统功能紊乱的发病机制(可能与胆道动力学及Oddi括约肌张力有关),因此需要在消化不良出现的早期,应用复方阿嗪米特或其他胰酶等有助于改善胆源性消化不良症状的药物,可提高消化道内胰酶的浓度,增强消化能力,改善腹胀症状和营养水平。
4.抗感染治疗:
(三)外科治疗在慢性胆囊炎和胆囊结石治疗中的地位
慢性胆囊炎和胆囊结石一般首选内科治疗,但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和表现,则需考虑外科治疗。
.疼痛无缓解或反复发作,影响生活和工作者。
2.胆囊壁逐渐增厚达4mm及以上。
3.胆囊结石逐年增多和增大,合并胆囊功能减退或障碍。
4.胆囊壁呈陶瓷样改变。
(四)中药、针灸治疗
传统中药在胆囊炎治疗方面有悠久的历史,可根据患者临床表现选择利胆中药。针灸治疗常用穴位有胆俞、胆囊、阳陵泉、期门、足三里等。
四
胆囊切除术后的顾虑
▌胆囊切除后消化吸收功能会大大减弱吗?
影响较小,理由:
⑴胆囊只是暂时储存和浓缩胆汁功能,病态胆囊功能已减弱。胆囊就相当于水库旁边的一个小池塘,库容增加了也可以让池塘灌满水缓冲一下水库的容量压力,用土把池塘填了也不会对水库产生明显影响的。
⑵胆囊切除以后,它的作用就由胆总管代替了。
⑶病态胆囊,患者已适应。
▌结肠癌发病率会提高吗?尚无定论。
近年来,许多欧洲学者发现在患结肠癌的病例中,不少病例都有胆囊切除的病史。胆囊切除后胆汁的质和量的改变可能是大肠癌变的主要原因,目前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去证明。
▌会引起胆总管结石发生率增高吗?
在胆囊切除以后,胆管内的流体压力导致了胆总管内压力增高,引起了胆总管代偿性扩张,另外胆囊具有浓缩胆汁的作用,浓缩的胆汁对胆固醇的溶解度较高,而胆囊切除后,胆汁酸盐明显减少,胆汁的浓缩失去了场所,肝胆管的胆汁酸浓度降低导致对胆固醇的溶解能力降低,久之,容易造成胆固醇的积累容易形成结石。
▌会发生反流性胆管炎吗?
胆囊切除术后因胆汁储备功能的丧失而导致胆汁由间歇性和进食有关的排泄变成了持续性排入十二指肠,十二直肠持续存在未和食物混合的胆汁,增加了返流入胃的机会,导致了胆汁返流性胃炎。
参考
教材指南共识责编
Dr.Zhang来源
微创沙龙工作室 张盟辉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aoluganrana.com/zlks/4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