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尿路感染

孕婴常识关于婴幼儿发烧的全方位详解


一、宝宝发烧,不要光盯着体温,这4个问题更重要!

宝宝一发烧,摸着宝宝烫烫的额头,看着体温计上高高的体温,爸妈都很揪心。其实,宝宝发烧时,爸妈要冷静,先问自己4个比宝宝体温更重要的问题,然后再决定怎样处理。

第一次小D发烧,是在她矫正4个半月,周末早上摸她额头发烫,一测是38.9度。我当时急得不得了,已经命令老公去拿退烧药了,同时立刻打电话给小D在美国的儿科医生,想和她确认退烧药的剂量。

没想到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下,儿医却不紧不慢地问我四个问题,然后告诉我不用给药。她告诉我,面对宝宝发烧,以下这四个问题比体温本身更重要。

你宝宝多大了?

你宝宝发烧几天了?

你宝宝现在的精神状态如何?

你宝宝有没有出牙或者打疫苗?

那接下来大J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这四个问题是怎么帮助我应对小D发烧的。

宝宝发烧,这4个问题比体温更重要!

1、宝宝有没有出牙或者打疫苗?

----发烧是症状不是病,需要找出导致发烧的原因

小D的儿医和我科普了一个概念,发烧是症状,不是病。引起发烧这种症状的原因可能是出牙、打疫苗,或者是细菌/病毒感染。如果只是出牙,打疫苗,那其实宝宝并没有生病,也不需要太多担心,注意观察和帮助降温就好了。

而病毒和细菌感染则是病,但我们要知道这也是宝宝健康的表现,这说明当有外来"侵略者"来袭,身体是有能力去抵御,这是免疫系统应该要做的正确的事。下面会具体说如何应对由病毒/细菌引起的发烧。

2、宝宝发烧几天了?

----大部分发烧都是自愈性的,连续3天不退烧要重视

大部分的宝宝发烧都是由病毒(Virus)引起的,比如肠道病毒、流感这些。这类原因引起的发烧是不需要过于担心的,因为它会自己好,而且经过发烧宝宝的免疫系统会增强,病毒性发烧(Virus)是自愈性的,一般情况下3天就会自己好,不用使用抗生素,抗生素是没有帮助的。

还有一小部分宝宝发烧是由细菌(Bacteria)引起的,比如细菌性肺炎、尿路感染。这类发烧是要引起重视的,不然会引起更严重的并发症。如果连续发烧3天不退,医院进一步检查,排除细菌性发烧。细菌性发烧(Bacteria)是一定要用抗生素的。

很多父母都会担心温度太高会把脑子烧坏,这就是一开始小D儿医强调的发烧是症状,不是病因。如果真的有烧坏脑子这个情况,不是发烧本身导致的,而可能是细菌侵入脑子引起脑炎。

3、宝宝现在的精神状态如何?

----宝宝的状态比温度计的数字更有意义

很多家长估计和我一样,觉得温度越高宝宝就病得越严重。其实不是这样的,发烧更关键的是看宝宝的表现,有没有一直哭闹不止,有没有食欲不佳,有没有睡不好。

如果宝宝吃喝睡照常,醒着的时候精神也很好,即使烧到39度以上,我们也不需要过于担心。相反,即使宝宝只有38.5,但如果一直没有精神,不吃奶了,一直昏昏沉沉的,这样反而需要注意。

这时,该用退烧药就需要用,该要就医就要马上去。记住,应对发烧的关键不是让烧尽快退,而是让宝宝尽量舒服,不影响她的作息。

4、宝宝多大了?

----3个月以下宝宝发烧要重视

3个月以下发烧,不管烧多高,也不管宝宝是否精神好,医院。因为小月龄宝宝一方面不能像大宝宝那样会表现出很明确的不舒服,很多父母会把这些表现误以为只是宝宝累了。

同时,小月龄宝宝的身体保护系统还很弱,所以一旦是细菌(Bacteria)引起的发烧很容易就很快传遍身体,造成严重后果。

宝宝3个月以下发烧了,不要在家自行服退烧药,医院检查,因为退烧药会把一些症状掩盖。这种情况下,宝宝是需要验血验尿来确定是否有细菌(Bacteria)感染。

关于宝宝发烧用药

如果发烧影响到宝宝作息,那是可以给退烧药的。小D的儿医也告诉我一些用药原则。

1可以给的药

这里说的药是退烧药,不是感冒药或者止咳化痰药。市面上的小儿退烧药有两大成分,一种是对乙酰氨基酚,这个对应的药品就是泰诺林;另一种是布诺芬,对应的药品就是美林。

小于3个月的宝宝不能自行给退烧药,医院;

3个月到6个月的宝宝推荐给泰诺林而不是美林;

宝宝6个月以后,两个药都可以给了;

如果宝宝有脱水现象或者持续呕吐,就不能用美林,而是给泰诺林。

需要注意的是,退烧药不是必需的,关键是看宝宝的精神状态。就像我上一段所说的,如果发烧对宝宝作息精神没影响,其实不要着急给退烧药。退烧药的剂量是根据宝宝的体重而不是月龄,所以给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说明书。而且退烧药,一天不能给过多,不能超过说明书上的建议上限,泰诺林是最多1天5次,美林最多1天4次。

2千万不要给的药

美国药品食品监督局和美国儿科协会都明确指出,16岁以下的孩子不能用阿司匹林,2岁以内孩子是不可以吃非处方的任何感冒药或者止咳化痰药,这里面含有一些成分是对宝宝有害的。

小D第一次发烧后,就一直咳嗽,咳了快大半个月了,她的儿医就说,这是发烧后的正常反应,没有药可以给,能做的就是让宝宝舒服一点。那时,我就注意家里保湿,多给她喝奶。有时她半夜咳醒,我就给她一些奶,润一下嗓子就会舒服一点。

总结

好了,说了那么多,总结一下为什么这四个问题比体温更重要:

1、宝宝多大了?--三个月内立刻就医;退烧药选择按照月龄,剂量按照体重;

2、宝宝发烧几天了?--连续3天以上发烧,医院排查是否是细菌性感染(Bacteria);

3、宝宝精神状态如何?--吃不下、哭闹不止、昏昏沉沉,即使烧的不高也需要引起重视,甚至去就医;

4、宝宝有没有出牙或者打疫苗?--发烧是症状,搞清楚根源,才能解决问题,对症下药。

看完这,希望大家下次遇到宝宝发烧,不要只盯着体温,而是先问自己这四个问题。发烧是宝宝成长路上必经之路,这是让宝宝变得更加强壮必须付出的代价,同时也是当妈后逐渐变强大淡定的必经之路。

二、宝宝发烧不用怕,掌握这9大常识和处理方法轻松应对

在孩子的所有生病状况中,最让妈妈忧心和焦虑的有两大问题,一是咳嗽,另一个就是发烧。

相较咳嗽而言,发烧又更迫切一些。因为发烧的频率更高,常见的各种呼吸道问题、肠胃道问题,不常见的各种慢性病、重大疾病等第一表现都是发烧。

如果说宝宝咳嗽大家容易与肺炎、哮喘等联系在一起的话,那么发烧最让父母担心的莫过于会不会烧成脑膜炎,会不会烧坏脑子。

这样的焦虑和害怕在我初为人母时也有过......

面对孩子发烧,从最初的焦虑到轻松应对

那是仔仔4个月时第一次发烧,经历了第一次发烧的忙乱,我内心坚定了很多。痛定思痛,我开始学习宝宝疾病护理方面的各种知识,我知道了单纯的发烧不会把脑子烧坏的,也不会发烧导致脑膜炎、肺炎。反而发烧是脑膜炎、肺炎的表现之一,而且这些疾病往往都还伴随有其他症状。

后来,仔仔又经历了多次发烧,最初我们都是温度一超过38.5就吃美林。到仔仔1岁半以后,他再也不配合吃药了,那时候我的内心已经很坚定了,普通的感冒发烧拉肚子已经吓不到我,不吃药就不吃吧。

我不焦虑了,仔爸开始焦虑,有一次仔仔发烧到40度的时候,仔爸都急疯了,要强制喂药。等他费力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灌进去,还没反应过来,仔仔哇啦一口大吐特吐起来,灌进去的药全吐了。看他这么坚定地抗拒,仔爸也只能放弃,那次仔仔的发烧持续了两天才退下去。

经历了这次之后,我们发现不做任何处理,时间到了身体也会恢复正常,就更不焦虑了。

一直到仔仔2岁多时,我开始学小儿推拿,学完没多久,仔仔就因为积食发烧,温度上升到38.8,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我给仔仔做了清天河水。次推完,15分钟左右,他就开始出汗,温度蹬蹬蹬地往下降。这让我信心倍增。

后来我用推拿处理好了他的各种问题,也帮我身边的一些朋友处理好了他们孩子的问题。有一次,一位朋友的孩子发扁桃体炎,高烧不退,医院,医生开了一些退烧药和抗生素。回家后,小朋友体温升高到40.5,吃了美林也没退,人已经昏昏沉沉的了。

他妈妈吓坏了,把我拉去,我先给宝宝做了清天河水次,加打马过天河次,等了15分钟,温度也没退,我又坐了退六腑,还是没退。

一定是热没有出口,我教妈妈给宝宝吮痧,给热一个出口,他妈妈吮出来一口鲜红鲜红的痧,像血一样,吓坏了,问我是不是把血出来了。我告诉她这是毒气,不用害怕。果然,吮完痧,宝宝的温度直线下降,降到38.7,宝宝的精神也迅速恢复起来,生龙活虎,活蹦乱跳一会要吃火龙果,一会要玩玩具。妈妈的心这次安定下来。

说了这么多,其实关键是想说明一点,宝宝发烧时,不用怕!

孩子为什么会发烧?

发烧是身体免疫系统被调动起来对抗病毒的表现,身体用提高体温发出信号,集结免疫系统,为病毒复制制造难度。

所以,对于绝大多数3个月以上的宝宝而言,发烧本身并不危险,也不会烧坏脑袋。绝大多数发烧,即便是高热和超高热也是不需要打针退烧的。

人体蛋白质只有超过41度(腋温)才会发生变异,在这个温度以下发烧并不会把大脑烧坏。

所以只要宝宝精神好,都不需要太担心。如果宝宝精神不佳、嗜睡,就要赶紧退烧。

妈妈一定要懂的推拿退烧方法

退烧的主要目的一是为了缓解发烧给宝宝带来的不适,以便宝宝能正常饮食和睡觉,为对抗疾病补充足够的能量和保持体力;二是为了预防宝宝可能因为高烧引起的高热惊厥。

退烧的方法上可以选择退烧药和推拿退烧。说实话,是药三分毒,我推荐推拿退烧,推拿退烧要根据宝宝的发烧阶段来辩证处理。

宝宝的发烧阶段有上升期、高热期和下降期三个阶段。

上升期的主要表现是身体中心部位的核心温度比较高,身体很热,但手脚冰凉,宝宝甚至会一个劲喊冷。这是因为身体需要把热带到身体中心部位,四肢循环会变差。有些宝宝发烧前先会手心、脚心比较热,四肢却比较冰凉的状况,也是一样的原因。

这个时候需要为宝宝适当添加衣服,帮助保暖。也可以让他喝一些温水。

推拿上用平衡阴阳的手法:

推三关次,退六腑次

推三关次,退六腑次

推三关次,退六腑次

以上做完是一套手法

推三关是温阳的,能够帮助四肢暖和起来,退六腑是清热的,能够带走五脏六腑的实热,这两个手法合起来,就能让身体温度平衡,一边让四肢暖和起来,一边退烧。

很多妈妈在宝宝发烧手脚冰凉时用这个手法都特别有效。

过了上升期,就是高热期,高热期的主要表现就是,全身皮肤发烫,呼吸加快。这个时候一定要帮助宝宝降温。

38.5度以上的体温直接清天河水。天河水位于前臂内侧正中线,自腕至肘呈一条直线。用食指和中指蘸取一些清水,由腕到肘,直推-次,名为清天河水。

天河水是人体的清凉之源,推这个穴位,就像打开了让身体清凉的开关,同时蘸有清水,本身就有清凉的感觉。

如果体温在39度以上,清天河水加打马过天河一起用,打马过天河的方向和位置与天河水一致,不过操作手法是用食指和中指两指蘸水,然后从腕到肘方向在皮肤上敲打,发出类似小马过河,马蹄拍打水面的响声。要一边敲打,一边朝同一方向吹气,吹气时能加速水汽的蒸发,故而可以迅速带走体内的高温。

如果宝宝体温在40度左右,退六腑次。六腑是前臂靠小手指那一侧的直线,从肘推向腕。这个穴位能退五脏六腑实热,如果宝宝烧到39.5以上,妈妈可以直接推这个穴位,尤其针对高烧不退,宝宝精神不好使用,效果更是明显。

如果退六腑还是没效果,妈妈就要用吮痧给热一个出口,这样才能更快退烧。

在推拿的同时一定要让宝宝多喝水,同时加快散热,取掉盖在宝宝身上的被子,解开衣服,帮助散热。

一般推拿后,宝宝会开始出汗,出汗了温度就会下降,此时要及时帮宝宝擦汗,换上干爽的衣服,避免汗水阻塞毛孔,影响降温。

有些妈妈会发现温度降下来没多久又升高了,于是又担心起来。其实这是正常反应,因为身体免疫系统还不能识别病毒,警报没解除,温度就不会降低。一直要到免疫系统基本已经能识别并打败病毒,人体不再需要再调动抗体来对抗细菌了,温度才会彻底下降。

所以宝宝发烧持续2-3天,有的持续4-5天都是正常的,不用焦虑。

如何选择合适的退烧药?

有些妈妈熬不住,也可以准备一些退烧药。退烧药有口服的,肛门栓剂、肌肉或静脉注射三种。

口服药是最常见的,也是目前医生最为推荐的方法。在宝宝小的时候大多能喂得进去,但宝宝大一点,就会抗拒吃药,有时候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喂进去,又会马上被宝宝吐出来,就会影响效果。

选择上主要有“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两种。“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都是药物成分名,其实“对乙酰氨基酚”就是我们熟知的“泰诺宁”、“百服宁”等,“布洛芬”则是我们熟悉的“美林”。

一般来说,温度不超过39℃,尽量选择“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退烧,见效时间与剂量有明显的关系,剂量大,效果更明显。其有效退烧时间在3-4小时。优点在于副作用小,对胃肠道没有明显的刺激,也不会造成肾脏的负担。缺点在于剂量使用过大可能造成肝脏的损害。

“布洛芬”适合6个月以上的宝宝,39℃以上的高烧时使用效果更好。“布洛芬”优点在于退烧效果更快,持续时间更长,退烧时间可以维持4-6个小时。但缺点在于会导致轻微的肠胃反应,还可能影响凝血功能,损伤肾脏,过量服用还可能会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和癫痫发作。

这两种药给宝宝使用时,都要注意,有幼儿型和儿童型,每种剂型浓度不一样,剂量也不一样,千万别弄错了。

肛门栓剂:通过直肠吸收来达到降温的目的。这个方法适合那些不愿口服退烧药或有呕吐的宝宝。但是会引起拉肚子,所以不太推荐。

肌肉或静脉注射:很多家长会觉得静脉注射退烧效果好,其实静脉注射退烧的关键不是使用抗生素,而是为身体注入大量的水分,通过水分的蒸发带走身体的温度。这与喝水效果一样,所以宝宝发烧期间,一定要适当补充水分。

如果只是单纯降温的话,真的不必要打退烧针,那对身体免疫系统是更大的伤害。

退烧后宝宝的身体为什么没有好转?

退烧的主要目的一是为了缓解发烧给宝宝带来的不适,以便宝宝能正常饮食和睡觉,为对抗疾病补充足够的能量和保持体力;二是为了预防宝宝可能因为高烧引起的高热惊厥。有过一两次高热惊厥通常不会对宝宝大脑发育造成影响,家长们不必过于担心。但反复高热惊厥对宝宝大脑多少会造成一些损伤,一部分会转变为复杂型高热惊厥或者癫痫,应该尽量避免。

但退烧只能缓解发烧的症状,并不能清除引起发烧的感染,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治标不治本”,即退烧并不意味着是疾病好转。如果体内的致病细菌没有被杀死,引起发烧的炎症没有被消除,温度即使短时间之内降了下来,也会很快再烧上去。

只有真正找到疾病的根源,只有把引起发烧的根本原因消除,去“治本”,烧才能真正的退下去。

退烧期间一定要多补充水分

退烧药也是通过身体散热来完成,所以发烧期间,不管使用什么方法给宝宝退烧,都要记得多让宝宝喝水。

喝水可以增加排尿,加快皮肤散热。而且宝宝退烧还有一个最关键的表现——出汗。出汗能够帮助身体降温,汗的主要来源就是水,如果身体本身就水分不足,哪里还排得出来汗呢?所以发烧期间一定要多为宝宝补充水分。

一般大一点的宝宝让他们喝水比较容易,1岁以内的小婴儿比较抗拒喝白开水,这时妈妈就要多动脑筋,想办法,可以用苹果煮水放温后给宝宝喝,煮后的苹果水酸甜酸甜的,比较符合小婴儿的喜好。

母乳喂养的宝宝可以适当增加宝宝喝奶的次数。奶粉喂养的宝宝冲奶粉时要把奶粉冲的比平时稀。

如何判断是怎么引起的发烧?

有些妈妈一看见宝医院。其实如果一发烧就去,有时候验血结果不够准确。而且很多宝宝是半夜发烧,医院只能等急症,这个时候排队等候的话,大人孩子都辛苦,对宝宝身体没帮助。

所以宝宝医院,最好先在家里观察,找到引起发烧的关键原因。

大多数宝宝第一次发烧多为幼儿急疹。如果宝宝莫名其妙发烧,又没有其他任何症状,去医院检查医生也只说是病毒感染,则幼儿急疹的几率特别高。幼儿急疹一般是烧完全退掉才出疹。

如果宝宝发烧同时伴有流鼻涕、咽喉红肿等状况,多为呼吸道感染。这时要特别注意分辩宝宝是普通感冒,还是扁桃体炎、肺炎等状况。一般普通感冒引起的发烧都是中度发热,而扁桃体炎、肺炎更容易引起高烧,尤其是扁桃体炎,往往一来就是高烧,温度直奔39-40℃去了,高烧持续时间长,容易反复。

如果发烧的同时伴有呕吐、腹泻等症状,则多为消化道疾病。这个时候妈妈要认真回想一下宝宝吃了些什么,医院的话,最好先在家备好宝宝的大便样本,医院马上可以进行化验,节省时间。

如果宝宝一段时间肉吃太多,或是突然暴饮暴食,晚上睡着后突然开始咳嗽,咳到最后坐起来,狂吐一通之后开始发烧,这是典型的积食性发烧。积食性发烧用清天河水的方法就能迅速退烧。积食性发烧通常伴有积食性咳嗽,这时要用止咳手法配合喝生白芝麻冰糖水,放温后给宝宝喝,可以迅速止咳。

如果一边发烧一边出疹,则可能是水痘、麻疹等,一定要及时就医,而且医院。前段时间一位妈妈告诉我她家宝宝一边发烧一边出水状的颗粒,当时他们去了医院,医生检查完说是病毒感染。第二天宝宝出疹越发严重了,这个妈妈问我怎么办,我医院,医生一看就确诊是水痘。医院虽然排队等待的时间久,但医生毕竟天天处理宝宝的各种状况,经验要丰富得多。

如果宝宝发烧,身体没有什么症状,但一喝奶就哭,这时要特别检查宝宝的口腔,看看有没有疱疹,如果有,就可能是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或是疱疹性口腔炎。

有些小朋友长牙也会发烧,仔仔就是。长门牙时,没有什么特别的症状,开始长里面的大牙时,每长一颗都会发一次烧。有一段时间,几乎每个月都要发烧一次,烧退后就会发现又一颗小牙齿冒了出来。长牙发烧可以直接用清天河水的方式退烧。

因为打疫苗而有轻微发烧的宝宝也很多,一般容易引起较明显发烧的疫苗是“白喉、百日咳、破伤风、麻疹”等。打完疫苗后一定要多让宝宝喝水,饮食清淡。

如果自己拿不定主意,医院,也最好在发烧24医院。这是因为发烧前24小时血液中白细胞及分类反映不出究竟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医院,医生也不太能确诊。这样的情况下,帮宝宝控制住温度更重要。家长在护理时,也要认真回想宝宝发烧前后的症状、饮食状况等,到医院后,把自己观察到的状况详细描述给医生听,更有助于医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病情。

高烧不一定可怕,低烧也不一定无害

有些妈妈看见宝宝温度39、40度,就很担心,其实,只要宝宝精神状况好,就不用担心。高温有时候并不可怕,就算持续时间长一点问题也不大。

比高烧可怕的是,恰恰是低热。有些妈妈对宝宝持续性的低热不放在心上,其实持续性的低热往往是重大问题的信号。我一个伯伯的孙女,持续低烧两周家里才警惕,去医院一检查发现是白血病。

所以即使宝宝是低烧也千万不要忽视,也一定要注意宝宝的精神状况。如果宝宝精神状况不好,低烧持续时间比较长,医院验个血,更安心。

什医院?

基本上,如果宝宝精神状况好,吃喝正常、玩耍自如,即使温度高一点也不用太过担心,可以在家里观察看看。

但是如果宝宝出现以下任何一种医院:

1、不管低烧、高烧持续时间超过72小时(三天);

2、体温40℃以上(腋温)超过24小时;

3、三个月以内的婴儿体温超过38℃;

4、伴随剧烈呕吐或腹泻;

5、身体抽搐;

6、精神状况差、嗜睡、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口唇发紫等;

7、口腔干燥、眼窝凹陷、哭时无泪或烧泪、尿少或无尿;

8、剧烈头痛、昏迷、颈部发直。囟门明显凹陷(多为脑膜炎)

如果宝宝烧到高温惊厥怎么办?

只有极少一部分孩子会出现高温惊厥。高温惊厥是因为体内温度急剧增高,造成大脑出现异常放电活动,出现突发性的全身抽搐。

高温惊厥有非常强的家族史,一般高烧(体温39℃以上)出现不久,或体温突然升高之时,发生全身或局部肌群抽搐,双眼球凝视、斜视、发直或上翻,伴意识丧失。可停止呼吸1-2分钟,重者出现口唇青紫,有时可伴有大小便失禁。

有些孩子发烧到38.5℃就可能出现抽搐,但有的孩子即使烧到40℃也没有任何问题。所以家长不用太过担心。

如果在家中发生高温惊厥,家长一定要镇静,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帮到孩子。

首先,立即帮孩子侧身俯卧,头稍后仰,下颏略向前突,不用枕头;或去除枕头,让孩子平卧,头偏向一侧。这样舌根不会阻塞呼吸道,呕吐也不会引起窒息。

然后解开孩子的衣领或任何影响呼吸通畅的衣物。

为了防止孩子咬伤舌头,可以用软布或手帕包裹压舌板或筷子放在上、下磨牙之间。如果孩子口鼻处有呕吐物,要使用手绢或纱布清除,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惊厥期间,千万不要给孩子灌药,否则可能引发吸入性肺炎。

处理时,一定要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尽量少搬动孩子,减少不必要的刺激。千万不要将正在惊厥的孩子不医院。

从中医来说,高温惊厥是热到脏腑的一种表现,所以处理高温惊厥的孩子要大力的清热,在退烧基本手法上,增加清心经、清肝经,清大肠经的手法。如果高温持续不退,可以用水底捞月的手法,这个手法特别寒凉,清热力度特别强。从小手指指尖推到小天心,再转入内劳宫为一遍

同时按揉内劳宫

小天心

总筋

神门

内关

合谷

曲池等穴位

这些穴位都能处理昏厥、癫狂等症状。

小结

总之,宝宝发烧的时候,妈妈一定要放下焦虑,耐心处理。只要注意好以上这些细节,宝宝就会更快恢复健康哦!

最后为大家呈上发烧时用到的推拿的基本手法的高清视频,希望大家结合本文的详细介绍和高清视频的引导,正确处理宝宝发烧哦!(为大家能看清,所以手法放慢速度了)

三、儿科医生崔玉涛:宝宝发烧的四个不等式+护理十七问

宝宝发烧4个不等式

1、体温高≠病情严重

孩子发烧时,如果不是高烧,家长通常还能沉得住气。但如果孩子烧到38.5℃甚至超过39℃时,家长就沉不住气了,因为在他们看来,孩子发烧越高,病情就越严重,发烧的温度和疾病的严重程度肯定是成正比的。

其实,孩子发烧只是一种症状,不是原因,不能以发烧的程度来判断孩子病得是轻还是重,发烧40℃并不一定比发烧38℃严重。最重要的是要仔细观察孩子的表现,如果他精神比较好,吃和睡都和平常相差不大,吃了退烧药烧能退下来,医院。如果孩子精神很差,昏昏欲睡或烦躁哭闹,即使体医院检查一下。

2、去医院看病≠好得快

孩子发烧了,家长坚持一两天不去看病的不少,但能坚持到3天的明显减少,往往还没烧到3天,家长心里就害怕了,怕孩子烧出毛病来,还是让医生给看看才放心,这样的情况我遇到过很多。而看病后,吃了药,孩子很快就好了,家长于是得出结论:“看来医院看病,这样好得快,要早去两天,说不定早好了。”

其实家长不了解,病毒性感冒基本上都是3-5天的病程,也就是说,孩子去看病的时候,病情已经向好的方向发展了,医院,他的病也快好了,并非去看病就好得快,不去看就好得慢。

3、发烧时间长≠有严重的病

为什么家长会在孩子烧了几天后感到焦虑?很大原因是担心孩子是不是有其他的严重疾病。尤其是在现在的网络时代,在网上搜索高烧不退,各种严重的疾病比如白血病就会出现在搜索结果里,在本来就已经高度焦虑的情况下,看到这样的结果,家长会很担心孩子是不是也得了这些病,医院找医生检查,害怕耽误了病情。

举例来说,一间屋子的地板上有很多灰尘,要是想用扫帚将这些灰尘扫掉,扫到基本满意的程度,可能2分钟就扫完了,但要把边边角角的灰尘都打扫得干干净净,至少再花20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做到。

其实,在对待孩子发烧这件事情上,和对待灰尘的不同态度一样,如果家长总是想预防那些极个别的情况发生,就要花费很多的精力、用很多的药物。实际上,孩子发烧,绝大部分的情况都是病毒性感冒,如果我们按照这样的思路来应对,会省很多力气。

4、退烧效果不好≠药不好

“给孩子吃了退烧药,体温怎么还没到37℃以下?是不是要换一种药?”不少家长常常会质疑退烧药的效果。

吃了退烧药,体温并不是马上就能达到正常体温,只要服药后孩子的体温低于38℃,就可以说降温效果是好的。实际上,适当的低热可以刺激孩子的免疫系统,有利于控制感染。体温下降过快,反而对疾病的恢复和免疫力的成熟不利。

另外,吃药后降温效果不好,还可能和很多因素有关,比如说药的剂量不够、孩子喝水少等,很可能和药的功效没有关系。

崔玉涛医生17个家长发烧护理问答

问题1:宝宝发烧能涂鸡蛋清退烧吗?

崔玉涛:孩子低热(38.5度)首选物理降温,可用冰贴,但温水澡效果更好,加上多饮水,切不可乱用招数--涂蛋清等。当体温38.5度,可服退热药--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六个月内婴儿首选对乙酰氨基酚,剂量10-15毫克/kg/次。再有,面部涂鸡蛋清出现荨麻疹,说明对鸡蛋清过敏,六个月内不能吃。

问题2:宝宝连续发烧3天最高40.3医院变38.8就没挂水吃了泰诺林和小儿清热宁颗粒可一直不退烧现在一直38.6左右要挂水吗?

崔玉涛:发烧三天,就是静脉输液的指征吗?发热是症状,多是感染性疾病所致,原因多是病毒。特别是现在冬季,流感盛行,以甲型流感多见,有效药物是奥司他韦(达菲),而不是熟知的抗生素。遇发热,应在医生帮助下寻找引起发热的原因,再选择治疗。不要迷信抗生素,更不要依赖静脉输注抗生素。

问题3:幼儿一岁4个月,今凌晨发烧38.3,早上六点38.8,没有感冒等其他症状,一般该怎么处理?小儿牛黄清心散可以喝吗?

崔玉涛:对刚出现发烧的孩子,若体温>38.5度,可口服退热药(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并且多饮水\奶,还可洗温水澡或温湿敷。暂时不要给孩子服用其它药物,密切观察孩子情况变化。若仅是高热,坚持物理降温+药物退热。出现较严重咳嗽、呼吸困难、呕吐、腹泻等应及时就诊,否则可在家观察3天。

问题4:请问宝宝病毒感冒发烧,白细胞只有2.9,正常是4到10。发烧反复。请问需要打抗生素吗?

崔玉涛:发烧期间,血液检查显示白细胞低,比如低于通常的正常值低限--4*10~9/L,说明肯定不是细菌感染,多是病毒感染。此时,不应使用抗生素,因抗生素不能杀灭病毒。低白细胞水平期间,容易并发细菌感染。医院,以减少交叉感染机会。发烧后2-4周,白细胞水平即可恢复正常。

问题5:我家孩子13个月,这个星期二半夜发烧,高时39度多,今天第四天,一直在家里进行降温,不咳嗽不流鼻涕,怀疑是幼儿急疹,可是今天还没有退烧出疹子,医院吗?

崔玉涛:平时总是说婴幼儿高热期间若没有明显的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应怀疑幼儿急疹。特别是对于生后第一次发烧的婴幼儿可能性更大。一般高热持续3天后,随着体温下降会有皮疹出现。皮疹一般持续3天左右。对于皮疹无需特别治疗。当高热持续已超过3整天,还是应该去看医生,排除一些疾病。

问题6:孩子一岁2个月昨天晚上发烧38度多可以吃哪种退烧药?谢谢!

崔玉涛:退热是通过退热药下调体温调定点和皮肤增加散热而实现。当体温超过38.5度时才需服退热药。发热时鼓励孩子多喝水很重要。只有体内水分充足,才可保证皮肤多散热,从而获得理想退热效果。体内水分不足,服退热药也不能获得满意的退热效果。所以,发烧时不要仅依赖退热药,一定要多饮水。

问题7:我想问下半岁多小宝发烧温度降不下来怎么办?吃了泰诺林温度下来后,过了几个小时烧的更高了,到了40.8度,白细胞2.9,医生怀疑是幼儿急疹,需要打针么?

崔玉涛:利于退热的方法,除了在体温超过38.5度时,服用一定量的退热药物,还要注意让孩子多饮水或液体。至于保证了体内水分充足,才利于退热。注射型退热药不比口服退热药效果好。发烧时,给孩子打退热针,只是为了安抚焦急的家长。静脉输液也是如此,本身不能缩短发热的时限。

问题8:宝宝发烧了医院吗?

崔玉涛:医院看医生,与家长的经验密切相关。其实,不是根据体温,而是根据孩子的“难受”程度。“难受”包括服药退热期间,精神状况不好——烦躁或嗜睡;食欲极差;严重咳嗽和/或呼吸费尽;呕吐和/或严重腹泻等。发热期间,当体温超过38.5度时需服退热药,并多饮水/液体

问题9:发烧时体温一定超过39度才证明孩子身体健壮吗?

崔玉涛:发烧是致热源刺激大脑内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调定点上移,体内产热增加,散热减少,引起发热。不同致热源对体温调节中枢刺激不同,致体温升高程度不同,与身体是否健壮没有关系。

问题10:宝宝打疫苗后发烧了怎么办啊?

崔玉涛:注射预防针后出现发烧是很常见的现象,不属于疫苗的不良反应。如果体温超过38.5度,需要给婴儿服用退热药;如果体温未超过38.5度,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式;千万不要使用抗生素。疫苗接种后的发热一般不超过48小时。

问题11:宝宝发烧了需要用抗生素吗?

崔玉涛:引起发烧的原因中,感染是常见的原因,但并不意味细菌是主因。也就是说,抗生素不是治疗发热的主要药物,除非证实引起发热的原因为细菌感染。咳嗽也是如此,只有细菌引起的咳嗽,才需用抗生素。不要将抗生素认成治疗发热、咳嗽的良药。常见的发热和咳嗽,绝大多数都是病毒感染所致。

问题12:您好!我家宝宝3周岁,经常感冒发烧,而且一旦感冒发烧就容易并发肺炎。我曾经采取过不少方法给她增加免疫力,比如:喝过各种品牌的牛初乳和蛋白粉、转移因子、吃过善存片等等。可是效果都不明显。请问:“我究竟应该如何提高宝宝的免疫力,预防宝宝感冒呢?”

崔玉涛:发烧不是肺炎的原因,是结果。所以每次孩子发烧的时候,应该及时检查寻找原因,如果是细菌感染,可以使用相应的抗生素,如果是支原体感染可以选择特别的药物,如果是病毒感染,一般来说是靠治疗症状等待自身痊愈。依靠牛初乳等所谓提高抵抗力的药物很难预防感染性产生。再有也不要认为发烧就容易并发肺炎,所以及时针对病因治疗比较关键,还有积极锻炼身体提高孩子的体质,比如每天定时外出,使孩子能够适应寒冷的空气也是预防呼吸道感染比较好的办法。总之,千万不要依赖药物提高孩子抵抗力预防感染。

问题13:宝宝发烧只要不超过38度5医院和吃药啊?比较好的退烧药是什么啊?

崔玉涛:孩子体温不超过38度5,不需要使用退烧药物,可以使用上面提到的退热贴,医院看病,不仅仅依靠孩子体温的高低,还要依据孩子其他的情况,比如说是否有严重的呕吐、腹泻、咳嗽等其他的问题。

问题14:我家宝宝快3周岁了,体质特别差,经常感冒发烧,而且每次发烧总是反复反复,退了又会烧回去,要好几天才能好。有两次高热惊厥,我现在很怕他发烧,请问:宝宝发烧时家长应该怎样做?怎样才能预防避免高热惊厥?

崔玉涛:不论是细菌还是病毒引起的发热,一般都要持续3-5天,所以要积极给孩子使用退热药物,如果有明确的细菌感染还应该使用抗生素。至于高热惊厥确实与孩子体温的高低有关,但是也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有高热惊厥家族史的孩子,比其他孩子容易出现高热惊厥。所以遇到孩子出现高热时,除了给孩子使用退热药物外,还要使用退热贴或洗热水澡等物理降温的办法。给孩子多喝水,也有助于孩子排尿、发汗,当然也有助于降低体温。

问题15:我家宝宝八个月了,最近正在出牙,星期六打了麻疹疫苗,星期天中午洗了澡,下午就发起烧来(38.8)。现在持续三天了,体温38左右,但没有感冒症状,请问我该怎样初步判断并做出正确处理(医院)

崔玉涛:出牙期间的孩子,可能会出现发烧,一般都是低热,也就是体温小于38度5,但是接种疫苗,孩子也可能发烧。有时可以到高热,这种情况一般在三天之内就会自行好转,除了高热时使用退烧药物外,不需要使用其他药物治疗。如果孩子没有其他的不舒服表现,医院看病。

问题16:我的宝宝四个多月了,前几天发了一次烧39度几,医院。医生开了(头咆、抗感颗粒、泰诺灵)几种药吃了就退烧了。但是我很担心宝宝以后体质会变弱,所以我想请问崔大夫,我该怎样预防宝宝感冒和增强他的抵抗力?能不能服用市面上销售的增加免疫力的药?

崔玉涛:烧的高低不代表病情的轻重,所以说39度几的高热,并不意味着使用头胞类抗生素,其实病毒感染往往可以引起孩子高热,而且年龄越小,体温可能会越高,因为他们的大脑还没有发育成熟,控制体温的能力较差,这时采用积极的退热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孩子出生之前体内的免疫力或抵抗力几乎为0,出生后通过多次的预防接种和生病才促使其逐渐成熟,所以家长不要太恐惧孩子患感冒等常见疾病,它们在给孩子带来痛苦的同时,也带来好处,不要相信市面上销售的增加免疫力的药,免疫力是靠自身逐渐成熟的。

问题17:妹妹3岁了,前不久发了一次烧,烧惊,有人给我说有点缺钙的孩子在发烧时容易烧惊,这方面有影响吗?

崔玉涛:缺钙的孩子出现的易惊与发烧是无关的,因为低钙本身可以出现低钙惊厥,现在的生活状况,很难见到真正的低钙惊厥。所以家长大可不必把发烧与低钙混为一起,过于担忧。

四、孩子睡着后又发烧,要叫醒喂退烧药么?

照顾感冒发烧的孩子是很辛苦和揪心的事情,经过各种折腾,终于让宝宝睡着了,但没缓上几口气,一摸孩子的额头又热起来了。那到底要不要把孩子叫醒吃退烧,把温度降下来再安心睡觉呢?

答案很简单:基本不需要。相信适应我们话痨体质的读者都很难满足于这5个字。到底为什么不需要叫醒服药?什么时候应该叫醒?如何给睡着的宝宝测体温?有空就请继续看吧。

发烧不是疾病,退烧也不等于治病

发烧的事说了好多次,这并不是疾病,只是身体因为感染等原因出现炎症的表现。导致炎症的原因非常多,感冒只是其中之一。而发烧也只是炎症的一种表现,其他炎症的反应还包括红肿、疼痛等等。

退烧也不等于治病。我们日常服用的退烧药,其实是消炎药,它们的作用机理是通过类似抑制前列腺素的生成等方式,让生病的人体不再出现外在的炎症表现。就跟某些热衷于在中央视察时候给临街房子刷漆的地方领导一样,表面的新漆并不能解决内在的问题。等退烧药的效用过了,本身仍然存在的病因就会继续导致发烧。

生物为什么需要进化出一个发烧的机制,还没有人能知道。不过很多研究人员相信这是因为体温升高可以帮助抵御入侵的病原体。发烧本身不是病,也不会伤害身体。至于将脑膜炎导致发烧,误当做烧坏脑子的这种观点,在已经明白发烧机理的我们这一代人中,应该尽快绝迹才对。

至于另外一个令人担忧的发烧问题:热性惊厥(高热惊厥)。我们之前专门发过一篇文章解释过:“及时”吃退烧药,并不能预防惊厥的发生。热性惊厥主要发生在迅速升温的阶段。等你发现孩子体温较高,吃退烧药,再等退烧药发挥作用,其实已经来不及了,该惊厥已经发生,没有惊厥也并不是退烧药的功劳。

退烧是为了让孩子更舒服

那为什么人类还要发明退烧药并且给孩子吃呢?很简单,为了舒服。炎症所带来的疼痛、发烧等病征,本身就会让人难受。因此能止痛、降温的退烧药,会让病人的难受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让生病的日子不再那么难熬。

在最常见的感冒发烧情况下,感冒是自愈性的,也没有特效药——感冒药也就是含有止咳、退烧等成分,用来减缓症状,并不是真的治疗感冒。感冒药的成分比较复杂,婴幼儿应该选择单一成分药物,有针对性地缓解那些让宝宝不适的症状。因此是否服药,服用哪些药物,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人舒服。

每个人对发烧的承受程度不一样,不要用我们的感觉习惯来评估孩子。大人38度就想申请病假,小朋友39度多还玩的很嗨的情况都很正常。并不是一到38.5度就要服用退烧药,而是要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和活力。

每个人的日常体温不一样,每个人对不同程度发烧的反应也不一样,因此不要寻找一个标准答案,什么温度要吃药,医院,而是应该更多了解自己孩子本身的情况。比如他平时正常的体温是多少。

结论

既然舒服是核心目标,宝宝睡觉中发烧的时候,要不要叫醒服药的问题也很好解答了。

设身处地想一下:发烧可能不舒服,但睡着一半被砸起来肯定也很不舒服。因此如果宝宝睡的比较安稳,没有表现出很难受的不适情况,就不需要叫醒他。当然如果是3个月内的新生儿宝宝,或者出现超高热(如41度以上),或者宝宝出现意识混乱等比较严重的情况,不管宝宝是否睡着,都要及时送医就诊。

关于如何给睡梦中的发烧宝宝测体温,同样也要依据舒服原则:应该持续观察,但不要采取打扰宝宝睡眠的方式:在清醒和宝宝配合的时候,优先选择测量更准确的肛温、舌下温度,但这样测量睡觉的宝宝就太折腾他了。可以选择更简单的红外线测量方式。美国儿科学会推荐给睡着宝宝测体温的方法,是测量太阳穴位置的红外颞动脉体温计(TemporalArteryThermometer)。

关于如何伺候发烧的小天使们,一定还有很多问题,但请大家记住今天的原则,在纠结要不要做某件和发烧退烧有关的事情时,思考一下,这样做是让他舒服,还是不舒服,如果是后者,就算了。

五、孩子发烧到底该用冷毛巾,还是热毛巾?别弄反了!

每当孩子发烧,爸妈会很着急,总希望为孩子能快些好。但爸妈如果处理方式不对,反而会使反劲儿,造成病情加重。例如,孩子发烧时,爸妈十有八九会给孩子敷冷毛巾降温,可这种做法不一定对。啥时候用冷毛巾,啥时候又该用热毛巾,可是大有讲究的,来看看。

孩子为什么会“烧”起来?

1、发烧是“外敌”与“人体免疫系统”战斗的结果。人的体温是靠中枢神经来调节的。

2、孩子生病的时候,可能是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或者支原体感染等,外敌来犯,人体的免疫系统出征相迎。

3、敌我双方势如水火,那可不像国与国之间的打仗,是没有谈判的余地的。所以双方一见面就是白热化的生死之战,人的体温就会随之升高。

4、那中枢神经一下令,体温就升高了吗?当然不是,中枢神经再下令,得有下属执行命令才行。家长注意了,这时候孩子的体温就处在一个“上升期”了。

5、孩子发烧的时候,会冷得直打寒战,有的家长细心一点,会发现孩子身上的鸡皮疙瘩都出来了,实际上这时候他的体温正处在上升期。

6、孩子高烧发寒战、甚至起鸡皮疙瘩,是因为皮肤血管开始收缩,排汗减少,引起了反射性的竖毛肌的收缩形成的,可以使产热增加。不久,孩子就要烧起来了。

7、您知道吗?到了冬天,咱们要是感觉冷的话,会不由自主地打寒战,或者跺跺脚。但就是这一个寒战一跺脚,你马上会感觉暖和很多。因为这一瞬间它们产生的热要比身体正常情况下的产出高出4倍以上。其实发烧也是这个道理。

孩子体温上升期要用热毛巾

1、为什么有的家长给孩子量体温的时候,会发现孩子现在还是38℃呢,十几二十分钟以后,就成了39℃了呢?道理就在这里,因为孩子正处在“体温上升期”。

2、那这个时候,家长就千万不能用冷毛巾去敷了。体表本来就需要热量,你再用冷毛巾去争夺热量,那只能让中枢神经下达更“严厉”的命令,孩子的体温肯定会升得更高了。

3、所以,孩子处在发烧的体温上升期的时候,一定要用温热的毛巾,给孩子擦擦肚窝、腋下、腿窝这些大血管分布的区域。这样的话,孩子的体温可能还会上升,但是不会一下子升得太高而出现高烧,甚至是惊厥、抽风了。

孩子体温稳定期、下降后或后期可用冷毛巾

1、当孩子的体温处在稳定期的时候,比如说,发烧在短时间内一直维持在39℃,这说明发烧中枢介质释放完毕或暂告一段落。

2、这时,家长可以用冷毛巾或者冰袋给孩子敷一敷头部,或者用冷毛巾擦一擦腋窝、脖子、腿窝等大血管分布的区域。这样可以帮助孩子降温退烧,也可以避免孩子的体温再次升高。

3、另外就是体温下降期,也就是身体慢慢散热的时期可以用冷毛巾,这段时期的特点是散热过程占优势,致热源在体内的作用逐渐消失或者减弱,产热开始减少。孩子的体表皮肤血管开始扩张,这时候会大量的出汗。

4、就像小时候我们感冒发烧的时候,长辈们会说“盖着被子睡一觉,发发汗就好了”,就是这个道理,出汗的时候,大多情况说明发烧在缓解。这个时候用冷毛巾,可以帮助散热,让烧退得稍快一些。

小结

再次提醒各位家长,此时千万不要过度使用退烧药。门诊上经常见到很多家长,一看到孩子烧退下来了,赶紧再给孩子用上点退烧药,想让孩子一下子把烧都退下来,心急可以理解,一方面实在是多此一举,另一方面对孩子的身体也是更大的伤害。

体温上升期用热毛巾,体温稳定期、下降期用冷毛巾,这是给孩子物理降温的智慧,可别用反了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感谢原创者的辛勤付出!部分作品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直接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强烈推荐阅读《葆婴母婴发展模式图》

赞赏

长按







































哈尔滨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早期白癜风怎么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aoluganrana.com/zlgr/75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