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老二普遍都说比老大长的好,但只有当妈的知道,老二那都是虚的,老大虽然小时候很瘦,当然现在依旧瘦,但是体质上比老二要强不少。
老二月子里就经常会有点鼻塞,能吃能睡,就不管它。
通常一段时间就好了。
今年1月16日晨起明显鼻塞,伴轻微咳嗽,中午症状加重,开始流泪,流清鼻涕,已经是很严重的感冒状态了。
感冒,很常见的病了,那就观察,鼻塞用洗鼻水或者不用,其他也就没啥可以做的了,基本就是等它好吧。
下午开始发烧,抽了血常规,医生说考虑流感,直接用奥司他韦+清热解毒中成药。
老二九个月,发烧,老母亲心里直打鼓。
话说哥哥的每一次生病,老母亲基本都是胸有成竹,从不慌乱。
不过哥哥真的没有怎么生过病,第一次发烧还是两周岁断母乳的时候,就烧了一晚,第二天就好啦,第二次是幼儿急疹(哥哥的幼儿急疹也是比较晚),第三次是疱疹性咽峡炎,中间还有一次诺如病毒,这些基本都是自愈性疾病,可以不用药的。
应对一岁以内孩子发烧,是第一次。
考虑到孩子太小,奥司他韦说明书上是一岁以上孩子服用,一岁以下需遵医嘱,因为刚刚开始发烧,我们选择了暂时不用。
至于中成药,副作用不明确,孩子太小,就更没用了。
第二天,感冒继续加重,流泪,咳嗽有痰,鼻塞,吃睡正常,下午开始微热,晚上继续发烧,用了一次退烧药之后,就没有烧了。
我开始担心了,又咨询了医生,面对这样的血常规,医生还是考虑流感,建议奥司他韦+清热解毒中成药。
那个时候已经晚上十一点多了,家里也没有奥司他韦,如果有,那会儿我肯定会给他服用的,因为孩子太难受了。
那么到了第三天早上,白天已经完全不烧,精神尚可,依旧感冒很严重,时过48H,服用奥司他韦已经过了黄金时间,于是我们就干脆没有给服用了。
第三天下午开始有点齁,这是个不好的信号。
但是下午没有发烧,吃了米糊,苹果水(因为美国APP建议是感冒可以喂孩子苹果水)之后,晚上7点多开始发烧,用了退烧药,喂完奶睡了一觉之后,突然开始剧烈咳嗽,我就给他抱了起来,依旧咳嗽,然后哇啦啦吃的喝的东西全部吐出来了。
吐出来后,精神奇佳,就跟没有生病一样,在床上自己躺着玩了一会后,自主入睡,没有鼻塞和咳嗽症状,我一度以为他要好了。晚上睡觉的时候也一切正常。
第四天中午我下班回来,明显感觉到他的精神状态不太好,心里真的直打鼓。
如果是一般感冒,现在应该有好转迹象了,即便是流感,到了第四天,如果还是发烧,还是精神状态不好,真的不是个好兆头。
医院,找了之前看病的医生,听闻我们没有给服用奥司他韦,医生有点不悦,说有你这样当父母的吗?这个我完全可以理解,没有医生会喜欢不听话的患者或者患者家属。
然后给听了心音,说这么齁了你自己不知道吗?
我。。。
然后说,不要搞成肺炎了!
我。。。
接着说,赶紧去拍个片子做个血常规。
我就赶紧带着小孩先去做了个血常规,然后考虑到孩子太小,我们决定先不拍片子(这里感谢队友,队友比较临危不乱,我已经有点慌了,准备去拍片子了,队友说先抽个血再说;之前医生要求老大吊水的时候,也是队友坚持先服药再说),我们的考虑是如果血项上可以看出感染,那就是感染了,拍不拍片子都是有感染的事实,先查个血再说,如果感染该怎么治还是怎么治。
验完血,我就拿着血单子去给医生看了,因为怕被挨骂,我说拍片子那边人多,他爸爸排队在,我先把血的结果给您看一下。
医生看了血项后,说,这个血项还好啊,但是这个血项就肯定不是流感了,像支原体感染,这样,你直接买希舒美(阿奇霉素),外加氨溴索,给他服用,看看明天还有没有好转,如果没有好转,就赶紧过来拍片子住院,就不要再废话了!
然后医生叮嘱了服用的剂量,我就赶紧带着孩子去买药了。
晚上直接服用了一袋0.1g,外加一点氨溴索。
因为听同事说阿奇霉素药效见效很快,所以第二天中午,我一到家,就问队友老二如何,队友说,感觉还是那样,早上10点多又服用了一次阿奇,队友听完我说阿奇见效很快后,说那可能感觉不像是支原体感染。因为好像没有突然好转的感觉。
最后,我们决定,下午还是带他去抽个血,化验一下支原体。
下午在车上,老二状态开始好转,抽血的时候,三个人一起上,哭滴哟,同事给我介绍的医务人员也是厉害,那么小的孩子,一针下去就抽出来了,她说她给4天的孩子都抽过支原体。牛啊!
最后结果出来,是弱阳。
医生说鉴于这是第四天,可能还没有到那么重,考虑就是支原体感染。
而下午在回去的路上,老二就已经开始明显好转,也就是可以断定是支原体感染了。
凡是什么病,知道是什么就好,然后知道如何应对以及有药能治就好。
最后,我想总结一下:首先,医生没有错,当时第一次发烧的血常规,医生考虑流感,为了小儿安全,在第一时间要求上奥司他韦是很正确的医嘱。
我们没有用,也不能说完全错,因为最开始真的很难判断是否是流感,很多病和流感的症状都太像了,如果孩子一岁以上,我肯定会给用了,但是一岁以下使用奥司他韦遵医嘱,如果真的是流感,而我没有用奥司他韦造成严重后果,我估计肠子都要悔青了。
正常情况下,6个月以上发烧超过2天或者医院,我只是做了父母在应对小孩发烧时最常规的步骤而已,一开始没有用处方药,也是考虑到一些药的副作用,小孩还毕竟太小,当然不用药也是有风险的,这是家长的一个权衡和取舍。
记得老大之前有过一个疱疹性咽峡炎,医生开了利巴韦林喷雾,我问他,可否不用药,他看了看我说,理论上是可以的,这是自限性疾病,但是现在的家长哪儿有敢给孩子不用药的。我说那我就先不用药行不行,医生说可以,那你先观察,如果三五天不见好转你再过来。
那如果你问我,小孩生病到底要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遵医嘱啊!
医生毕竟是医生,在没有任何检查的情况下,看一眼血常规,就知道大概是什么情况,直接开了药,这就是多年的经验,这种经验是我们这些当父母的所无法比及的。
现在的医疗体系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太少了,不是医生不愿意沟通,是医患不成比例的,就拿儿科来说,一天四五百号人,医生一天八小时,也就分钟,等于一分钟要看一个病人,真的也是没有办法。想沟通,可是时间不允许,后面还有那么长的队。
所以,基本上,医生刷卡,询问,然后直接开检查,患者拿着检查单再回来,医生刷卡,开药,或者住院单,你想起来什么问了一句,医生草草回答后,直接说下一个。你可能还想问啥,但是下一个已经把就诊卡递给了医生,开始诉说病情。。。
这是另一码事了,在此就不多说了。
夕果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aoluganrana.com/zlyy/4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