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MP)是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一种微生物,是一类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除呼吸道急性感染症状外,亦可诱发哮喘、阻塞性肺疾病的急性发作及导致心血管、血液、中枢神经等多系统损害,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不利于诊断。因此,建立早期、快速的诊断方法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肺炎支原体感染流行周期为4~7年,流行时发病增加3~5倍。MP感染可在任何年龄发生,但其下呼吸道感染主要发生在学龄儿童和年轻人,尤其以5~20岁更多见。MP通过飞沫以气溶胶微粒的形式传播,传染性较小,需要长时间密切接触才能发病。在家庭成员中易相互传染。肺炎支原体肺炎潜伏期16~32d,潜伏期即具有传染性,症状出现1周内呼吸道含菌量最高,至症状缓解数周仍具传染性,患者痊愈后肺炎支原体可在咽部存留1~5月。
MP感染后可产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IgM、IgG抗体。MP感染后第一周开始出现IgM抗体,第3~4周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2~4个月时消失。MP感染20d左右出现特异性IgG抗体,双份血清抗体滴度呈4倍以上升高,病情越重阳性率越高。
一般起病缓慢,但亦有急性起病者,常以发热、刺激样咳嗽为突出表现。其中发热见于80%的患者,不规则发热热程较长,咳嗽呈阵发性剧烈干咳,有的酷似百日咳样咳嗽、无痰或咳少量粘液痰,少数可带血丝或咳血,可持续数周。部分患儿病初甚至整个病程中无明显咳嗽,仅以发热为主,有时不易想到肺炎的诊断。婴幼儿起病急,病程长,可表现喘憋、呼吸困难、肺部体征啰音明显;而年长儿常在整个病程中无任何肺部阳性体征,这是本病特点之一。
肺炎支原体感染除引起呼吸道损伤外,全身多脏器及组织均可受累。MP的细胞膜糖脂抗原与多种宿主细胞膜具有共同抗原成分,MP感染后,机体会产生自身抗体,发生交叉反应,从而引起神经、循环、皮肤、血液、泌尿、消化等多个系统的病变,并直接影响疾病的进程和预后。
赞赏
长按哪家治白癜风的医院较好北京最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aoluganrana.com/zlyy/3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