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科学大讲堂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8%98%E4%BA%91%E6%B6%9B/21900249?fr=aladdin平时活蹦乱跳的宝宝突然发烧了,全身滚烫,呼吸急促,难受的哭哭啼啼甚至昏昏沉沉……对于宝爸宝妈来说,没有比这更让他们焦虑和担心的了。然而关心则乱,很多家庭都会演变成一场手忙脚乱的大战,基本上属于“一人发烧,全家不睡”的状态。
发烧是每个孩子都要遇到的问题,了解如何科学应对孩子发烧,是每个父母的必修课。医院儿科的主任助理副主任医师李冀老师和大家一起来聊一聊“宝宝发热”这个话题,让广大父母能够把它彻底搞清楚,做一个淡定的宝爸宝妈~
Hi,这是百年协和讲堂的第期分享神奇的体温调定点
我们人体最重要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在体温调节中枢内有一个调定点,它会设定最适合人体内环境的温度,体温调节中枢就是围绕这个调定点温度来调节体温。为了达到这个调定点温度,人体会出现骨骼肌收缩(即怕冷、寒颤)和皮肤血管收缩等一系列产热和储热的行为或皮肤血管扩张(如脸部发红)和出汗等一系列散热的行为。
▲人体正常的体温调节
孩子为什么会发烧?
然鹅,体温调定点不是一成不变的,体温的变化恰恰是根据体温调定点而改变的。孩子发热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感染,比方说感染了病毒、细菌、支原体,这些物质(制热因子)都会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使之设定一个更高的体温调定点,然后机体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以使体温达到体温调定点设定的温度,这就是为什么一感染后体温就升高的原因。
例如,一个人感染高烧39℃,他的体温调定点先达到39℃,随之机体也达到39℃,因为机体这个精密的仪器认为,这个39℃时候的代谢刚好能达到清除感染或者坏死物的最佳状态。如果发热消退,那也是体温调定点先回到37.3℃。
发烧是“朋友”还是“敌人”?
发烧不是绝对的坏事,体温升高有利于机体对抗病原体。体温升高可以调动机体免疫力、同时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利于机体把病原体杀死。就像打仗,发热使人体的免疫力增强,同时削弱了细菌和病毒的战斗力,所以才有利于杀死入侵的病毒、细菌。因此,小儿感染后有一定程度的发热会有利于对病原体的清除和疾病恢复,这就是为什么主张不一定要把孩子的体温降到正常。
但体温过高如超过38.5度,则会对身体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如消化功能下降、大脑兴奋性增加可以引起高热惊厥,特别是超过41℃则可能导致心肌等脏器功能损伤,甚至出现更危重的情况,家长应引起重视。所以说发热是把双刃剑,我们要尽量发挥其对机体有利的作用,同时避免对机体不利的方面,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般主张当体温在38.5℃以上时才用退热药。
引起小儿发热的常见原因
非疾病因素
环境温度过高(中暑)、衣服穿太多、水份摄取不够、水分流失过多(出汗或者腹泻)、剧烈运动后、某些特殊药物作用、预防注射疫苗。
疾病因素
除了常见的普通感冒、流感,儿童发热最常伴发于呼吸系统疾病,例如扁桃体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合膜热、喉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发热也可能和肠道感染、尿路感染、败血症、脑膜炎、中耳炎及其他病毒或细菌性感染等同时发生。一些免疫性疾病(如幼年型特发性关节炎、川崎病等)以及肿瘤性疾病等也可能造成儿童发热,但发生几率相对较低。
体温达到多少才算发热?
一般认为:
37.3℃~38℃——低热
38.1℃~39℃——中度发热
39.1℃~41℃——高热
41℃以上——超高热
人体体温在一天24小时内会发生有节律的波动,清晨体温最低,午后最高,但一天内波动不会超过1℃。体温会受许多因素影响,比如运动、进食、精神紧张、宝宝哭闹、周围环境温度改变等都会让体温暂时性升高,一般在37.5℃-38.0℃之间,所以测量体温要尽量避免这些因素的影响,在洗澡、饮食、运动后不可立即测量体温,要间隔至少半个小时以上才能测量体温。在测量体温时,应尽可能让孩子保持安静或睡眠,将腋窝的汗液擦干,将体温计放在腋窝深处,用上臂把体温计夹紧,放置10分钟后读数。
以下因素可导致测量体温时出现误差:
1.测量前未将水银柱甩到35℃以下;
2.位置不对或夹得不够紧;
3.测量时间不够;
4.测量时孩子哭闹,哭闹会导致体温升高;
5.测量前饮用热水、以热毛巾擦过腋窝等都会导致所测温度出现误差。
发热要经历的三个阶段
体温上升期:产热散热
特点:由于内源制热因子的诱导,体温调定点会升高,我们机体为了达到体温调节中枢的“命令”,就会出现怕冷、寒颤、皮下血管收缩等一系列储热和产热的行为,可有鸡皮疙瘩、无汗、皮肤苍白或花纹,整个过程约0.5~2小时,此时氧消耗过快,大脑皮层过度兴奋容易诱发热性惊厥,在三个阶段中对机体影响最大。
处理方法:尽管孩子在畏寒、寒战的时候主观感受会觉得“冷”,但家长仍要注意在这个阶段不要给孩子穿过多的衣服、盖太厚的被子,以避免影响身体散热。这时,不是你擦擦皮肤、敷敷冰贴带走一些热量就可以降温的,“命令”就在那,物理降温带走了热量,机体就继续产热,保证达到调定点的温度。这个阶段孩子通常畏寒,再进行物理降温会导致寒战更加厉害,孩子更加难受。加上孩子发烧需要休息,抓着孩子擦浴、湿敷实际已经影响孩子睡眠从而不利于疾病的恢复。另外,值得指出的是,对于既往有反复热性惊厥病史的患儿来说,口服退热药是无法阻挡热性惊厥的发生的。
高热持续期: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趋于平衡
特点:患者皮肤潮红而灼热,呼吸和脉搏加快,唾液分泌减少,口干舌燥,口腔自我清除能力减退,食物残渣和奶渍易滞留在口腔,利于细菌繁殖引起口腔炎、齿龈炎等。
处理方法:控制环境温度在适宜的范围,尤其是夏天,是可以开空调的。让发热的孩子处于凉爽的环境,改善孩子的舒适度。少穿厚衣物、避免盖厚被子。同时对于体温超过38.5摄氏度的孩子可以口服退热药(布洛芬或者对乙酰氨基酚)。孩子发热时呼吸快、出汗多、丢失的水分多、并且进食不佳、摄入不足,因此家长朋友要注意增加孩子的液体摄入量,以保证孩子体内有充足的水分。这个阶段的调定点还是高温,物理降温虽可短暂降温,但温度依然会再回升到调定点温度。
退热期:散热增加而产热趋于正常
特点:调定点已经恢复正常,这时不管有没有物理降温,体温都会降至正常。患儿会大量出汗,皮肤温度降低。
处理方法:及时补充水分,护理皮肤、及时更换干爽舒适的衣物
PS.本文为小儿发热专题科普的上篇,未完待续,后续内容更精彩哦,敬请期待中篇——宝宝发烧了,如何给ta科学降温?一份避坑指南请查收!
★本期专家★
李冀
医院介绍
儿科副主任医师、主任助理、医学博士、副教授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风湿病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儿童风湿免疫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儿科学组委员、北京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工作秘书、北京医学会儿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学中心访问学者
发表SCI论著及中文核心期刊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出版书籍《协和儿科住院医师手册》、《妇产儿童风湿病学》、《协和儿科医嘱手册》等等
擅长
儿童风湿性疾病、儿童免疫缺陷病、儿童肾脏疾病、儿童过敏性疾病、儿童健康保健与科普
往期精彩回顾
1.宝宝咳嗽可能是身体不健康的信号,只要找到病根就能搞定它!(上篇)2.孩子咳嗽的八大误区,您犯过几个?别让您的无知坑了娃!(中篇)3.如何赶走恼人的咳咳咳?协和儿科专家有绝招!(下篇)
4.像地震一样天旋地转的头晕,有可能是耳石“迷了路”!(上篇)
5.耳石症容易找上这些人,快看看你有没有中招,反正我是中招了!(中篇)6.协和专家帮你扼住耳石症的咽喉,让你告别要命的反复眩晕!(下篇)
7.高热、咳嗽、上吐下泻?小心秋季腹泻在作祟!(上篇)
8.秋季腹泻猛于虎,怎么破?协和专家来支招!(下篇)
9.每年新增唇腭裂患儿10万例!看医美国家队如何修复纯真的微笑~
10.中国心脏病“黄埔军校”帮您抓捕“心脏杀手”,全面打响心脏健康保卫战!
声明: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aoluganrana.com/zlks/4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