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尿路感染

Uu和Mh支原体分离鉴定原理你真的了解吗


医院医院20世纪90年代以来,沙眼衣原体和解脲脲原体所致的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发生率在欧美国家已经超过淋病跃居首位,在我国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各类文献报道统计国内Uu及Mh感染率在30%~60%之间,成为当前性传播疾病(STD)的主要病原体。

Uu在泌尿生殖道感染中的检出率高,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女性常见的生殖道炎症中,解脲脲原体占非淋菌阴道炎的65%;在宫颈炎和阴道炎病例中,解脲脲原体检出率为67%。这说明,解脲脲原体与妇科疾病中的炎症有着密切的关系。Mh在人群中的分离率较低,Mh在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的发病过程中并不十分重要,而在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中起重要作用。Uu和Mh主要通过性接触和母婴传播。

那么,Uu和Mh是什么呢?

支原体(Mycoplasma)是一类缺乏细胞壁、形态上呈高度多形性,能通过除菌滤器(0.45μm),在无生命培养基中能生长繁殖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由于它们能形成有分枝的长丝,故称之为支原体。直径0.3~0.5μm,形态为多型性(球、杆、分枝状),以二分裂方式繁殖为主;细胞膜由三层薄膜构成,内外两层为蛋白质及糖类,中层为脂类(磷脂为主);胞内含有核糖体和双股DNA、RNA。

支原体的分类如下图:

而与人类疾病相关的几类支原体主要为以下几种:

而我们这次主要探讨一下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相关内容。

支原体一般只粘附在呼吸道或泌尿生殖道的上皮细胞表面,而不进入组织和血液。粘附于宿主细胞表面吸收营养,获得脂质和胆固醇,引起细胞损伤;代谢产生有毒物质,引起细胞膜损伤;粘附于精子表面,从而阻止精子运动,所产生的神经氨酸酶样物质可干扰精子与卵子的结合,这是支原体引起不孕不育的原因之一。

由于在人群中存在Uu、Mh的无症状携带者及低滴度抗体,所以Uu、Mh的血清学检查法极少使用。最常用的实验室诊断是培养、药敏试验;标本中的抗原的检测;核酸成分的检测等。支原体感染的实验室诊断主要依靠分离培养作为检测到病原体存在的直接证据,支原体中以解脲脲原体Uu(生长过程中需要分解尿素),人型支原体Mh(需要分解精氨酸)最为常见,而目前商品化的肉汤培养基也都是基于这个原理制成的。分为液体培养法和固体培养法。

液体培养法:鉴定药敏试验

商品化试剂主要是由选择性培养基和试剂条组成,原理为培养基中含有蛋白胨、酵母抽提物、马血清、生长因子等营养物,并加有尿素、精氨酸及酚红指示剂,当有Uu和Mh生长时,尿素和精氨酸被分解生成碱性物质而引起PH值上升,培养基由黄色变成红色。

经常会有同事问起的3个问题分别是:

1、为什么阴性标本时阳性对照孔不变色呢?是不是失效了?

2、为什么Uu和Mh看结果的时间不一样?

3、有同事以为鉴定半定量孔里分别有尿素和精氨酸。

若要搞清楚这些问题,我们先明白检测原理、培养基成份、操作方法以及试剂板条上每个孔里成份。请看下图:

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液体培养法的常规操作

1.取出试剂盒复温至室温并编号,先从未接种样本的培养基瓶中取μL的培养基液加入药敏板上的阴性对照孔。

2.接种标本:将采集标本拭子头插入培养基液体中,充分洗涤,在瓶壁上挤干拭子,各取μL已接种后的培养基液体样本,滴加在除(-)孔以外的各孔中。

3.每孔滴加1~2滴石蜡油,盖上盖。

4.将剩下的培养基和药敏板在36℃±1℃培养箱中培养,24和48小时观察结果。

综上所述1、阴阳性对照孔均无包被物质,阳性对照孔加入的是样本而不是阳性对照,因此阴性标本的结果中阳性对照孔也是不变色的。2、在液体培养法中,Uu在24h内生长分解尿素后PH在6.0与6.5时生长发育,Mh在48h时生长分解精氨酸PH在7.8到8.0之间生长发育,如果PH大于6.5时Uu是不再继续生长甚至死亡。这就是为什么Uu24小时看结果,Mh48小时看结果。3、在鉴定半定量孔中也不是分别加入了尿素和精氨酸,尿素和精氨酸是在液体培养基中的。MH对红霉素是天然耐药,而Uu对红霉素敏感,更重要的是在鉴定孔中的药量远大于人体的治疗量。鉴定孔是通过药物的作用原理。

但这样的培养方法也会有假阳性和假阴性的情况。虽然培养基中添加了一定量和种类的抗生素和抗真菌药,但标本中含一些细菌或真菌对添加药物耐药,则会大量繁殖,水解底物使培养基PH改变而出现假阳性。同时,据文献报道也可能存在不分解尿素的Uu,造成检测结果的假阴性。Uu和Mh繁殖速度慢,在液体培养基中呈清亮透明生长,如果培养基出现明显混浊(轻微混浊可能为分泌物或棉拭子纤维所致)、菌膜或沉淀,鉴定、计数和药敏板条出现跳孔或孔底有明显菌苔则提示假阳性。因此,液体培养法结合固体培养法来检测结果更有保障。

固体培养法

原理:固体培养基一般为含有多胨等营养成分、细胞培养液、抑菌剂等成分的琼脂培养基,标本接种后在CO2环境下培养,于显微镜下观察有无解脲脲原体棕黑色海胆状菌落和人型支原体油煎蛋状菌落。

那么问题来了:同是支原体,为什么Uu是棕黑色海胆状菌落而Mh是油煎蛋状菌落?是分解尿素的原因吗?

那我们先来看看固体培养基的主要成份:基础培养基、酚红、尿素、精氨酸、硫酸锰、盐类、抑菌剂。

基本上都了解各种成份的作用,但硫酸锰是什么鬼?干嘛用的?经过查看各种试剂说明书和资料,发现原来Uu可以氧化培养基中的硫酸锰,使菌落呈棕黑色,这样才使得能与Mh在显微镜下鉴别开来。

潘晓红副主任技师点评:

本稿件针对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机理、流行病学和临床意义等内容进行整理,并针对试剂检测原理以及工作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各相关技巧进行了详细深入的解析,让工作人员更熟悉和了解工作原理以及判断假阳性和假阴性情况。

参考文献

[1]倪语星,尚红.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第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周庭银,章强强.临床微生物学诊断与图解.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3]王辉,马筱玲.临床微生物手册(第11版).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4]张秀珍,朱德妹.临床微生物检验问与答(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5]倪语星,尚红.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END—

说明:本文为原创投稿,不代表国际检验医学传媒、检验医学







































中科白癜风让白斑告别
中科白癜风让白斑告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aoluganrana.com/zlks/340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