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入冬后,各地儿科门诊爆棚,主要原因是很多感染性疾病集中爆发,肺炎支原体感染就是其中之一。这个支原体感染很让人头疼,既不是细菌,又不是病毒,属于非典型微生物。虽然毒力较低但是免疫炎性反应毫不逊色于细菌和病毒,至今没有相应的疫苗可以预防。儿科医生虾米妈咪对肺炎支原体写了一篇详细的科普知识,有需要的妈妈请耐心看今天的第二篇文章。本文主要说说陶陶中招的症状和用药经验。
陶陶年前就被支原体感染过一回,上周从长沙玩回来又不幸中招,症状是:
1.流鼻涕:清鼻涕,像没关水龙头的自来水一样停不下来;
2.咳嗽:晚上是干咳声,白天听像有痰,晚上比白天严重;
3.反复高烧:39度上下
怕孩子咳嗽+发烧有变成肺炎的风险,等烧到第三天的时候我就不太淡定了,医院儿科的李佳大夫看,两次血常规出来的结果跟病毒感染很像,李大夫的诊断是支气管炎,并且怀疑病因是肺炎支原体感染。之所以没有确诊是肺炎支原体,是因为肺炎支原体仅凭血常规检查判断不出来,需要更多的实验室检查。
虾米妈咪在科普文中指出: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依据不仅需要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一般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查+影像学检查)。
一般实验室检查就是我们熟悉的血常规,虾米妈咪意强调: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早期,血常规通常没有什么变化(与病毒感染无法区别),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后期,血常规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率会有所升高。
以下是陶陶两次血常规检查的情况,确实无法与病毒感染区别开来。
李大夫是凭近期就诊孩子的经验判断陶陶有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可能,并提醒说要注意护理控制,谨防变成肺炎。因为李大夫给孩子检查时特别细心,特别耐心,解释的特别认真,我们也想尽快缓解陶陶的症状,虽然还没有通过病原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来确诊是肺炎支原体感染,但也接收了李大夫的经验性用药,具体如下:
1.每天用一把薏米+两三片姜煮ML白水,冲1包小儿热速清颗粒+1/2包感冒清热颗粒;
2.阿奇霉素干混悬剂服用两包,分三天服用,第一天1包,后两天各半包;虾米妈咪在科普文中也强调:
理论上说,作用于细胞壁上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如青霉素类和头孢类)对肺炎支原体是无可奈何的。目前国内外的指南中,抗肺炎支原体感染均推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尤其是以阿奇霉素作为一线用药。
3.每天嚼服1.5粒鹭鸶咯丸,缓解咳嗽症状。
两次都是用一样的药,效果确实很好,陶陶吃到第三天就有明显好转,而且这些药都不难吃,不用花心思灌药。把这些经验整理出来给被支原体困扰的妈妈们,希望能有点帮助。也非常推荐孩子有个头疼脑热的医院的李佳大夫,医院的就诊经验相比,李佳大夫细心耐心太多,把孩子交给她检查非常放心。
转发个再走嘛,乖咯:)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进入我的个人网站,搜索、评论本北京专治男性白癜风的医院杭州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aoluganrana.com/zlks/1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