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家长建议我可以聊聊健康的话题,于是我最近找到了一本比较吸引我的书《冀连梅谈:中国人应该这样用药》。吸引我,是因为我发现周边确实有不少乱吃药的现象,可我非常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和别人分享。因此,正好趁机恶补一下。(熟悉我的人知道,我是个崇尚中医思维预防为先、养生,反对机械思维用西药的人)
自我学习的乐趣,就在于常常在书中能找到让你拍桌子叫好的知识和信息。相反,平日很多人的可悲可怜之处,就在于永远不学习,10年、20年前的思维方式,一直沿用,也从不怀疑自己的思考力和大脑中陈就腐朽的知识。
一位老师,教育孩子的职责可能是传道受业解惑,而我们家长,教育孩子的方面广泛多了,包括健康理念的树立、安全意识的建立、处事方式和为人态度等。当我意识到我们家长自身知识和见识的严重缺乏时,我萌生了和大家一起修身的念头——全方面、系统性地学习。
回到冀连梅老师的书,我阅读此书时,内心时不时有想拍桌子的冲动,因为有一章节讲到医生滥用抗生素有三个层次的原因:一是医术不精;二是医生出于自保心理;三是医生为追求经济利益。就“医术不精”这点,呼应了我一贯的观点:国内普遍医生的话,我们听一半就行,另一半必须自己独立思考。我也经常与孩子妈分享这句话,因为她就是从小吃抗生素导致免疫力不佳的受害者。
但凡缺乏思考力的人,在这个信任度和信仰度暂时还严重缺乏的国度一定会吃亏。在乱吃药这件事上,缺乏思考力的中国百姓们,就上了很多三流医生的当。冀连梅老师说,中国很多百姓认为,凡是遇到感冒发烧习惯性地来一句:“吃点消炎药吧。”其实是医生长期灌输而形成的错误观念。医生从不解释、或自身的学艺不精,导致他们从来不会告诉病人抗生素滥用的危害,同时也让老百姓误解了抗生素就是消炎药。
冀老师在书中提到,抗生素滥用可能会导致超级耐药细菌的产生,超级耐药细菌一旦泛滥,将可能没有任何抗生素可以治疗它,人类将有可能回到抗生素产生之前那个感染性疾病肆意横行的年代,一个普普通通的肺炎都会夺去人的生命。因此,我们国家从年8月起,对医生抗生素的使用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将不同种类抗生素(医学专业术语:抗菌药物)分三级管理。
一级抗生素指那些经过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生素。这一级别的抗生素被称为“非限制使用抗生素”,有处方权的医生都可以开。
二级抗生素与非限制使用抗生素相比较,在疗效、安全性、对细菌的耐药性、药品价格等某方面存在局限性,不适合作为非限制抗生素使用,被称为“限制使用抗生素”。当患者需要应用限制使用抗生素时,要根据该类药物适应证使用,并要接受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的监督检查。
三级抗生素指那些不良反应明显、不宜随意使用或临床需要倍加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抗生素,还包括新上市的抗生素以及疗效或安全性临床资料还较少或不优于现有抗生素以及药品价格昂贵的抗生素。这一级别的抗生素被称为“特殊使用抗生素”,患者因病情需要应用特殊使用抗生素时,应由感染专科医师或有关专家会诊同意才行。
医院泌尿科医生发过一条微博:“今天一个尿路感染的病人来找我,说在药店买到一种好药,拿出来给我看。我当时傻了:法罗培南钠片,这就是传说中所谓的口服泰能。在目前药店随便可以买到抗生素的情况下,真不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那些人批准口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上市是什么居心?!”这条微博里提及的“法罗培南钠片”,属于二级抗生素,和临床上治疗各种重症感染的“王牌”抗生素“泰能”(通用名: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同属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被称为“抗生素中的原子弹”,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用的,因为使用越多,细菌对它越容易过快产生耐药。
不管是政府部门还是医生的问题有多大,我们能做的就是自己不断学习,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和判断力。而不是一遇到感冒发烧,医院,你不觉得每次流程都一样吗?简单的几句话,然后抽血验血,拿着验血单去找医生,得到的又是简单的几句话,医生说,“有炎症,吃点消炎药吧。”于是捧了一堆药回家,傻呵呵地开始破坏起自己的免疫系统。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道疾病专家钟南山说,“医院,治疗一般的发烧感冒,有80%都使用抗生素,而事实证明是不需要的。”
最值得警惕的是,无数家长用同样的方法对待孩子的感冒发烧。一有小毛小病,就如若针毡,极其不淡定,医院,把本该床上睡觉休息的孩子折腾一番。医院打针挂点滴,要么回家一通灌药,熟不知这在破坏孩子的免疫系统。其实,大多数的感冒发烧,都能通过大量喝水、充足睡眠和吃大量有营养的蔬果解决。
冀连梅老师在书中提到一次旅行所见,在火车上遇到一对年轻的夫妻在给一个不到一岁的宝宝服用小儿安(通用名:小儿复方磺胺二甲嘧啶散)。她问他们为什么要给宝宝吃这个药,他们说孩子不睡觉,服用一点药希望能起到安神的作用。她赶紧制止他们,告诉他们这是治疗细菌感染的抗生素药物,不是安神药。她推测,这对夫妻认为这药叫“小儿安”,就是有安神作用。天呐!我只能感叹:无知的爱,是无穷无尽的“毒爱”。
有人开玩笑的说,在美国,买抗生素比买枪还难。虽然是玩笑,但也并不是夸张的说法。而在中国,抗生素药随随便便都能买到,这相当的不合理。回到老百姓对“消炎”误区的话题。在任何一本医药书里,都不会把抗生素叫成消炎药,正确的叫法都是抗菌药物,解释抗生素药理作用的英文单词是“anti-infection”,翻译过来是“抗感染作用”,可不是“消炎作用”,而且是治疗由于细菌或者支原体等抗生素敏感菌引起的特定感染。
那么,细菌感染都能引起炎症吗?冀连梅老师以下的陈述我建议家长们好好琢磨琢磨。
细菌感染能引起炎症。但身体表现出来的所有炎症不一定都是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不是特定的一种疾病的名称,而是很多疾病都会表现出来的一种症状。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过敏、跌打损伤等都可以导致身体表现出红、肿、热、痛等炎症的症状。而抗生素只针对细菌等敏感菌的治疗,对病毒、真菌、过敏、跌打损伤等引发的炎症没有消炎作用。使用抗生素把敏感菌造成的感染控制后,由这些敏感菌感染引发的炎症自然也就消了。消炎是因为抗生素与敏感菌作斗争并且取得了胜利。换句话说,如果身体的炎症不是敏感菌引发的,用了抗生素也起不到消炎的作用。感冒引起嗓子红肿,本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但有许多人才不管它是由什么引起的,一律用抗生素“消炎”,这是不对的。还有另外一种广泛滥用抗生素消炎的疾病是急性支气管炎。其实,急性支气管炎常常是感冒以后,感冒病毒进入支气管,刺激支气管引发咳嗽导致的。也就是说,急性支气管炎绝大多数是病毒感染引起的,细菌引起的比例非常少。乳沟咳嗽超过10天,咳嗽时伴有胸痛、咳血或者呼吸困难,才考虑去看医生开抗生素来吃。如果病人在其他方面都很健康,说明急性支气管炎是由病毒引起的,通常会自己好转。
那消炎药都指哪些药呢?冀连梅老师指出,临床上通常把下面的两类药叫消炎药:一类就是我们常说的激素,如可的松、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另一类是消炎止痛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不过要记住的是,对于具有正常免疫功能的人而言,可的松类激素是人体可以自己分泌的。它有抗炎功效,所以感冒等引起的嗓子发炎是不需要额外使用消炎药来消炎的,好好休息,提高免疫力可以达到自愈的效果。
看到这,我终于可以用这个知识来佐证我的观点了,兴奋不已言表!同样,我也明白了,为什么我们会调侃说:吃药一周好,不吃药七天好。
关于冀连梅老师这本书上所传到的关于医药方面的常识和知识,我之后还会分享。知识需慢慢消化,思维需逐步改善,于己于孩子都会受益匪浅。
我在网上找到了上海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版本)
详见:云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白癜风多长时间能治愈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aoluganrana.com/zlgr/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