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简称尿感,是指病原体在尿路中生长、繁殖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病毒等。
尿感的分类:根据感染发生的部位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前者主要为肾盂肾炎,后者主要为膀胱炎;根据病人的基础疾病,可分为复杂性尿感和非复杂性(单纯性)尿感。复杂性尿感指病人同时伴有尿路功能性或结构性异常或免疫低下。
临床表现:
一、膀胱炎
占尿路感染的60%以上,分为急性单纯性膀胱炎和反复发作性膀胱炎。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尿路刺激征)。可有耻骨上方疼痛或压痛,部分患者出现排尿困难。尿液常浑浊,约30%可出现血尿。一般无全身感染症状。致病菌多为大肠埃希菌,占75%以上。
二、肾盂肾炎
1.急性肾盂肾炎
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育龄女性最多见,临床表现与感染程度有关,通常起病较急。
(1)全身症状:发热、寒战、头痛、全身酸痛、恶心、呕吐等,体温多在38.0℃以上,多为弛张热,也可呈稽留热或间歇热。部分患者出现革兰阴性杆菌菌血症。
(2)泌尿系统症状: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等。部分病人泌尿系统症状不典型或缺如。
(3)腰痛:腰痛程度不一,多为钝痛或酸痛。体检时可发现肋脊角或输尿管点压痛和(或)肾区叩击痛。
2.慢性肾盂肾炎
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全身及泌尿系统局部表现可不典型,有时仅表现为无症状性菌尿。半数以上病人可有急性肾盂肾炎病史,后出现程度不同的低热、间歇性尿频、排尿不适、腰部酸痛及肾小管功能受损表现,如夜尿增多、低比重尿等。病情持续可发展成慢性肾衰竭。急性发作时病人症状明显,类似急性肾盂肾炎.
3无症状细菌尿
无症状细菌尿是指病人有真性菌尿,而无尿路感染症状,可由症状性尿感演变而来或无急性尿路感染病史。致病菌多为大肠埃希菌,病人可长期无症状,尿常规可无明显异常或白细胞增加,但尿培养有真性菌尿。
4.复杂性尿路感染
病人的临床表现可为多样,从轻度的泌尿系统症状,到膀胱炎、肾盂肾炎,严重者可导致菌血症、败血症。
确诊尿路感染后,首先要遵医嘱用药和规律治疗,患者自身也需要做到以下几点,有助于更快的治愈和防止复发,日常生活中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⑴多喝水,勤排尿
有些患者听别人说得了肾病不能多喝水,其实是一个误区,要具体疾病具体对待,肾衰竭患者容量负荷控制不佳需要限制饮水量,但尿路感染的患者需要多喝水,排尿对尿道及尿道口有冲刷作用,避免细菌滋生,起到天然的清洁作用,
⑵注意会阴部清洁
引起尿感最常见的细菌是大肠杆菌,便后清洁顺序应从前往后,避免尿道口污染,另外,女性也要避免过度卫生现象,过度清洁会改变局部酸碱度,菌群失调,可能会诱发尿感的发生。
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早睡早起,规律合理饮食,保持愉悦的心情,适当的体育锻炼,避免吸烟酗酒及长时间高压、焦虑状态,提高自身免疫力。
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甚至出现血尿、腰痛等症状时要警惕尿感的发生,医院就诊,另一些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发生尿路感染时,由于其自身感觉不敏感,可能没有典型的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可能只有尿频或尿液颜色的改变,这种状态是否发生尿路感染及是否需要治疗,需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早诊断,早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aoluganrana.com/zlgr/4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