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尿路感染

小儿肾脏病的常见病诊治及护理问答1


1.什么是遗尿?常见的病因是什么?如何治疗与护理?

也统称为夜遗尿,是指小儿已达到膀胱能控制排尿的年龄而仍有不随意的排尿。由于1—5岁膀胱控制尚未发育完善,故遗尿症应指在5岁以后每周至少又一次夜间遗尿者。

遗尿症分原发及继发:原发性遗尿症是指由于膀胱控制排尿功能成熟延缓或功能性膀胱容量小。为正常膀胱的一种变异。一般无器质性疾病,自发治愈率高,有较明显的家族倾向,约3/4的遗尿男孩急1/2的遗尿女孩有双亲之一遗尿史。继发性遗尿症原因:①精神创伤和行为因素。②继发于膀胱或全身疾病,主要是下泌尿道刺激和多尿,如下泌尿道畸形或梗阻合并泌尿道感染、便秘等。导致多尿的全身疾病有糖尿病、尿崩症、脊柱裂,肾功能不全及肾小管疾病也可能是遗尿症的原因。此外大脑发育不全也常伴有遗尿症。

无器质性疾病的夜间遗尿证常是良性自限性疾病。应首先排除本症对小儿情绪的影响,给以信心和支。傍晚前少饮水,临睡前限制入量及排空尿,注意精神治疗及鼓励为主。6岁以上小儿可用盐酸丙咪嗪口服。继发性遗尿症需治疗本身疾病。

2.儿童肾脏疾病常见的症状有哪些?如何做好家庭护理?

孩子眼皮肿特点是早晨起床时明显,活动后减轻。儿童肾病早期产生眼皮浮肿的主要病因是:肾脏对水的排泄和调节功能受到损坏,使肾病患儿体内的水和钠增多,过多的水积在体内疏松组织里,而眼睑是疏松组织较多的部位。眼皮浮肿的特点是早晨起床时明显,活动后减轻。

血尿是孩子肾病中比较严重的一种常见的症状,而且血尿也是一种比较难发现的症状,因为尿血有肉眼尿血和镜下尿血之分。肉眼尿血即为肉眼可看见的尿血,尿色呈洗肉水样,混浊且呈红色,有的肾病患儿尿液中夹有血丝或者血块;而镜下尿血则仅有在显微镜下观察才能发现。高血压往往在就医时发现存在不同程度高血压。随病情加重水肿则加剧,大量水潴留,可出现少尿。

日常护理

(1)小孩衣服不宜久穿不换。感染常是诱使肾病复发的原因。经常洗澡换衣,保持皮肤清洁,可防止皮肤感染。这是儿童肾病护理方法之一。

(2)患儿不宜去公共场所这也是主要的儿童肾病护理方法。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尽量不带孩子去商店、影院等公共场所。注意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预防感冒。

身心护理

(1)儿童肾病护理切忌感冒,避免过度劳累,根据个人情况适当活动,但不宜剧烈运动。

(2)所有肾脏疾病患儿及家长儿童肾病护理都应保持心情舒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饮食原则

儿童肾病护理以进食优质蛋白及高热量的饮食为主,水肿及高血压患者,食盐限制在每天3克以下,但应避免长期不合理忌盐,肾功能损害者应根据肾功能情况,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有明显浮肿并伴有蛋白尿者,应多食优质蛋白,食欲不好时饮食以清淡为主,少食多餐;低钾者可食橘子、香菇等。

常见的儿童肾病的保健措施有

(1)留意尿液变化

  在进行儿童肾病的保健时家长应该注意孩子的尿液,如果孩子的尿液中出现泡沫而且停留时间较长,医院检查一下孩子的尿液情况,以确定时否得了肾病。家长不要忽视孩子的定期身体检查和定期的尿检。如果尿常规检查中以发现蛋白尿红细胞、白细胞、尿糖等,都应做进一步的检查以明病因,尿量过多或者过少也可能是肾脏病症发出的信号,万万不可忽视。这是重要的儿童肾病的保健措施。

(2)、家长重视孩子的身体变化

有些儿童肾病患者往往在发现病情时已经是肾功能不全或尿毒症期了,导致会有这样结果,最初的原因是患儿身体的异常变化没有引起家长的注意,譬如说:如果孩子出现了眼睑或面部的水肿就应当注意了,要仔细观察浮肿的时间以确定采取相应的手段。这也是重要的儿童肾病的保健措施。

3.什么是药物性肾损害吗?引起肾脏损害的常见药物有哪些?

药物性肾损害是指由药物所致的各种肾脏损害的一类疾病。肾脏是药物代谢和排泄的重要器官,药物引起的肾损害日趋增多,主要表现为肾毒性反应及过敏反应。

a、抗生素及磺胺类:

⑴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以新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毒性作用最强。

⑵青霉素类:各种半合成青霉素均可诱发肾脏损害。

⑶头孢霉素类:以第一代头孢霉素最明显。

⑷多黏菌素

⑸四环素族:增加蛋白分解加重氮质血症。

⑹两性霉素B。

⑺万古霉素以及磺胺类药物注意::①避免长时间用药,如氨基甙类抗生素连续应用不应超过10天;②避免与肾毒性有协同作用的药物合用,如氨基甙类抗生素不应与先锋霉素(Ⅳ、Ⅴ、Ⅵ)合用;③避免与强利尿剂合用,防止循环血容量不足,加重抗生素的肾毒性作用;④注意监护肾功能,定时检查尿液,早期发现药物性肾损害。

b、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⑴包括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布洛芬、保泰松、萘普生(甲氧萘丙酸)、吲哚美辛(消炎痛)、吡罗昔康(炎痛喜康)、喜乐宝等。

⑵X线造影剂:主要为含碘造影剂。

⑶抗肿瘤药物:包括顺铂、氨甲蝶呤、链氨霉素、亚硝基脲类(卡莫司汀氯乙环、己硝脲)。

⑷利尿剂:包括渗透性利尿剂及呋塞米。

⑸中草药、:主要有马兜铃、木通、防己、厚朴、细辛、益母草等。

⑹其他药物:如青霉胺、避孕药、环孢素、肾上腺素等。

因此家长不要给孩子盲目用药,孩医院就医,切忌乱服用抗生素,也不要认为中药就是安全的,就可以随意应用。

4.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损害肾脏的病理基础是什么?

氨基苷类抗生素的肾毒性发生,是由于本类药物主要经肾排泄并在肾皮质内蓄积所致。该类药物肾毒性特征为伴有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血清肌酐和尿素氮增加的非无尿性肾功能衰竭。

组织学最初可见溶酶体改变,随后可见刷状缘、内质网、线粒体损害,最终出现小管细胞坏死。

5.肾脏疾病出现的水肿与其他疾病出现的水肿有哪些不同?

一般来说,肾脏病引起的水肿多表现为水肿首先发生于组织松弛部位,如眼睑、阴囊或颜面,早晨起床时较为明显,然后发展至足踝部,下肢水肿多两侧对称,严重时波及全身,发展速度较为迅速。另外,肾脏病引起的水肿常伴有肾脏病征象,如高血压、蛋白尿、血尿及管型尿、血浆白蛋白明显减少等。肝脏疾病引起水肿首先以腹水常见,伴随肝病的一系列症状,如恶心、呕吐、黄疸、消化道出血等情况。心脏疾病引起水肿最先出现于下垂部位,心性水肿主要由循环引起,心衰为主,不能平卧位休息、气促、伴随心脏扩大、射血指数下降等情况。营养不良性水肿为长期营养状况低下所致,可见面黄肌瘦。甲状腺功能低下者所致水肿为粘液性水肿,常伴有表情淡漠,对食物不感兴趣、食欲不振、腹胀、便秘等情况。

6.什么是肾血管性疾病?

肾血管疾病为大,中或小肾血管部分或完全闭塞后血流减少.主要影响肾小球的血管疾病,如系统性血管炎累、Wegener肉芽肿、结节性多动脉炎、超敏反应性血管炎(如过敏性紫癜、原发性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血清病)]和因纤维蛋白丝引起血管阻塞的疾病(如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

7.什么是血尿?

血尿是指离心沉淀尿中每高倍镜视野≥3个红细胞,或非离心尿液超过1个或1小时尿红细胞计数超过10万,或12小时尿沉渣计数超过50万,均示尿液中红细胞异常增多,是常见的泌尿系统症状。轻者仅镜下发现红细胞增多,称为镜下血尿;重者外观呈洗肉水样或含有血凝块,称为肉眼血尿。

8.血尿的原因是什么?

血尿的原因非常多,可见于泌尿系统本身及全身各个系统的病变。

1)肾脏及尿路疾病

(1)各种炎症 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慢性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尿道炎、泌尿系统结核、泌尿系统霉菌感染等。

(2)结石 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任何部位结石,当结石移动时划破尿路上皮,既容易引起血尿亦容易继发感染。大块结石可引起尿路梗阻甚至引起肾功能损害。

(3)肿瘤 泌尿系统任何部位的恶性肿瘤或邻近器官的恶性肿瘤侵及泌尿道时均可引起血尿。

(4)外伤 是指暴力伤及泌尿系统。

(5)先天畸形 多囊肾,先天性肾小球基底膜超薄,肾炎,胡桃夹现象等。

2)全身性疾病

(1)出血性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血友病、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2)结缔组织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硬皮病等。

(3)感染性疾患 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丝虫病、感染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猩红热等。

(4)心血管疾病 充血性心力衰竭、肾栓塞、肾静脉血栓形成。

(5)内分泌代谢疾病 痛风肾、糖尿病肾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6)物理化学因素 如食物过敏、放射线照射、药物(如磺胺、酚、汞、铅、砷中毒,大量输注甘露醇、甘油等)、毒物、运动后等。

3)邻近器官疾病 

子宫、阴道或直肠的肿瘤侵及尿路。

9.孩子出现血尿该怎样护理?

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出现血尿现象,医院进行及时的诊治,除了配合医生的治疗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给孩子喂药以外,同时在护理出现血尿的婴儿时,一定要注意如下几点:

(1)一定要让患儿多休息,避免剧烈运动。血尿出现往往伴有某些并发症,并可能出现许多症状,因此需要多休息。例如运动性血尿是运动后才出现的,此时应该多休息,而急性肾炎、慢性肾炎等更是需要卧床休息。

(2)要避免感染。尽量少到拥挤、吵闹的公共场合,避免受到感染特别是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的感染,否则可能加重病情或者引起其他的疾病。

(3)注意尿道口的清洁。一定要天天给孩子清洗臀部和阴部。

(4)要合理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食物最好清淡、容易消化,每天不要摄入太多的食盐和苏打,要多吃蔬菜和新鲜水果。

本小编联系email:zhangxk

.







































济南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白癜风的影响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aoluganrana.com/zlgr/220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