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尿路感染

手足口病并肺炎支原体感染


4-6月是手足口病高发期。每到这时,家长老师就会发现孩子手上、脚上还有嘴巴里会长水疱,这就是常见的手足口病症状。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常“攻击”5岁以下的宝宝,会引起发热、皮疹等,严重可致死亡!如果说,父母没能及早给宝宝接种疫苗的话,那么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

手足口病(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该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幼儿园儿童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

手足口病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肛周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临床上首先表现为口痛、厌食和低热,口腔黏膜疹出现比较早,1-2天后可见皮肤斑丘疹,有些为疱疹,常见于手掌和足底,也可见于臀部。手、足、口病损在同一患儿不一定全部出现。水疱及皮疹通常会在一周內消退。手足口病为自限性疾病,多数预后良好,不留后遗症。极少数患儿(主要是EV71感染者)可引起脑膜炎、脑炎、心肌炎、弛缓性麻痹、肺水肿等并发症,严重者至死亡。

手足口病多由肠道病毒感染,临床上在治疗手足口病患儿时,也常常采用抗病毒方法,然而手足口病并非都是单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还有可能合并其他病原微生物,尤其是发病率较高的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若对于合并肺炎攴原体感染患者,再继续单纯进行抗病毒治疗,治疗效果并不佳。至于手足口病并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生率如此高的原因尚不清楚,可能是患儿患手足口病后,免疫功能紊乱,容易发生肺炎义原体感染。

肺炎支原体感染病原体为肺炎支原体(MP),该病多见于幼龄儿童,患儿常表现为咽炎、鼻炎、气管炎和毛细支气管炎。由于支原体感染可造成小流行,且患儿病后排支原体的时间较长,可达1~2个月之久,在感染MP期间容易再感染其他病毒,导致病情加重迁延不愈。

手足口病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表现除HFMD常见症状外,发热和咳嗽等也较为常见,这与支原体感染后机体自身的炎症反应及支原体对呼吸道的刺激等因素有关,因此在临床上针对小儿HFMD患者,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要及时联想到是否合并MP感染,并进行肺炎支原体检测,及时确诊安排合理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小儿手足口病较易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因此临床应重视对患儿进行肺炎支原体的检测,特别是对于年龄在2-5岁的患儿,对于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在治疗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口服或者静脉滴注的方式给予阿奇霉素治疗,效果确切。

[参考文献]

[1]吴亦栋,尚世强,陈志敏,等.手口病病原体流行特征分析及临床意义[J].中华儿科杂志,,48(7):-.

[2]戴汝均,林冬云,侯燕明,等.手足口病并肺炎支原体感染69例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33(22):.

[3]齐素梅.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治疗[J].中国卫生产业,(5):-.

感谢







































中药治白癜风的药有
专业老牌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aoluganrana.com/zlgr/1825.html


当前时间: